“犯盗窃罪”成立事后抢劫罪的条件
本文关键词:“犯盗窃罪”成立事后抢劫罪的条件
更多相关文章: 盗窃罪 事后抢劫罪 数额较大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 当场
【摘要】:抢劫罪历来是我国刑法重点打击的犯罪,随着侵犯财产权益类的犯罪案件的增加,事后抢劫罪也日益频发。刑法学界对事后抢劫罪存在很多争议,司法实务部门也有很多操作性问题。“犯盗窃罪”成立事后抢劫罪是实践中最常见的一种事后抢劫罪的情形,这种情形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最具有代表性。正确理解“犯盗窃罪”成立事后抢劫罪的条件,有利于正确定罪量刑,也能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本文主要通过对“犯盗窃罪”成立事后抢劫罪的条件存在争议的四个方面详细论述,分别是事后抢劫罪中“犯盗窃罪”情形的理解,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是否能成为事后抢劫罪的主体,“犯盗窃罪”成立事后抢劫罪的客观要件,“犯盗窃罪”成立事后抢劫罪的主观目的。通过分析和比较刑法学界存在的不同学说,通过论证选取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阐述自己的分析。 关于事后抢劫罪的性质刑法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刑法第269条的规定理解为转化犯,另一种观点认为刑法第269条的规定是法律拟制。笔者更倾向于将刑法第269条称为事后抢劫罪。对于事后抢劫罪的前提行为,学界主要对两个问题存在争议。一是关于犯盗窃、诈骗、抢夺罪是否以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取得的财物数额较大为前提的问题,学界主要有四种观点,笔者支持张明楷教授的观点,认为对“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的理解,不是指行为人实际取得的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也要考虑行为人是否具有取得较大数额财物的主观故意和危险性。二是关于特殊的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是否包括在事后抢劫罪的前提犯罪之中的问题,学界主要有肯定说、否定说与折衷说,笔者认为,能够被评价为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的行为,都有可能成立事后抢劫罪。事后抢劫罪主体要件本文主要阐述了两个方面。首先是事后抢劫罪的先行行为的主体范围各国规定并不一致,本文认为,我国刑法将事后抢劫罪的先行行为的主体范围限定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行为人,具有科学性及合理性。另外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能否成为事后抢劫罪的主体的问题。学界主要存在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种观点,笔者认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对事后抢劫罪承担刑事责任。事后抢劫罪的客观行为中存在争议的问题主要有对“当场”认定、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程度以及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对象。对于“当场”的理解,刑法学界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当场”是指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案发现场。一种观点认为,当场”是指于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相关的地方,而不是与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有关。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场”是指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现场,以及行为人刚逃离现场后即被人发现,受到追捕的整个过程。本文赞成第三种观点。 关于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程度,我国刑法理论界并没有进行限定。本文认为,事后抢劫罪中的“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程度,也必须达到足以压制他人反抗的程度,即与《刑法》第263条规定的抢劫罪中的“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作同样的解释。刑法学界与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对象,只能是被害人或者抓捕人,甚至要求被害人或者抓捕人认识到了行为人实施了盗窃罪、诈骗罪或抢夺罪。笔者认为,只要符合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认定先前的盗窃、诈骗或者抢夺行为与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具有时间与空间的紧密关联性,,就可以评价为事后抢劫罪。
【关键词】:盗窃罪 事后抢劫罪 数额较大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 当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4.3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一、 对事后抢劫罪中“犯盗窃罪”的理解11-22
- (一) 刑法关于事后抢劫罪中“犯盗窃罪”的规定及立法发展11-12
- (二) 盗窃数额未达到数额较大以及盗窃未遂是否能成立事后抢劫罪12-17
- (三) 犯特殊类型盗窃罪是否能成立事后抢劫罪17-22
- 二、 “犯盗窃罪”成立事后抢劫罪的主体22-25
- (一) “犯盗窃罪”成立事后抢劫罪中主体年龄的认定22-24
- (二) 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是否能成为事后抢劫罪的主体24-25
- 三、 “犯盗窃罪”成立事后抢劫罪的客观要件25-32
- (一) “犯盗窃罪”成立事后抢劫罪中“当场”的认定25-28
- (二) “犯盗窃罪”成立事后抢劫罪中“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认定28-32
- 四、 “犯盗窃罪”成立事后抢劫罪的主观目的32-38
- (一) 实施暴力行为是否仍然需要有非法占有为目的32-35
- (二) “犯盗窃罪”所得赃物与窝藏赃物中“赃物”的同一性35-36
- (三) “犯盗窃罪”后灭口的目的是为了毁灭罪证36-38
- 结论38-40
- 参考文献40-42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42-43
- 致谢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泽强;我国刑法中的抢夺罪之合理性追问——比较法的视角[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林咏华;刘伟宏;;海峡两岸抢夺罪之比较[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曾粤兴,贾凌;抢劫罪、抢夺罪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方纯;抢劫罪与抢夺罪辨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贾凌,曾粤兴;“两抢”问题探析[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6 赵文路;简析抢夺罪的主观方面[J];天中学刊;2003年S1期
7 庄明;抢夺罪若干疑难实务问题探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陈建清;;抢夺罪若干问题浅议[J];法律适用;2006年07期
9 肖中华;闵凯;;论抢夺罪认定中的四个争议疑难问题[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王明辉;李颖;;飞车抢劫行为类型分析[J];中国刑事警察;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平;田祥;;浅析抢夺罪客观要件[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2 邓万飞;;对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理性思考[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宇先 简红星;浅论抢夺罪的客观方面[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童华 朱立毅;抢夺欠条构成抢夺罪[N];经济参考报;2006年
3 周涛;抢夺罪立法完善之探讨[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任素贤 秦现锋;“加霸王油”的行为构成抢夺罪[N];法制日报;2013年
5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冀天福 遂平县人民法院 李海水;趁人醉酒无力反抗夺取财物构成抢夺罪[N];人民法院报;2014年
6 张现明 杨俊超 乔国占;入室行窃被发现 不理哀求强拿钱何罪?[N];检察日报;2005年
7 黄云峰;夺包未遂伤人硬抢 仅获150元是否犯罪[N];法治快报;2006年
8 周玉文;抢夺罪立法应增加“多次抢夺”标准[N];检察日报;2006年
9 卢山;在特定情境下胁迫取财应构成抢劫罪[N];江苏法制报;2009年
10 江苏省睢宁县人民检察院 王威 张剑;趁司机熟睡“砸窗取包”盗窃还是抢夺?[N];检察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峥;抢夺罪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何伟;论抢夺罪[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李佳丽;抢夺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春;抢夺罪若干问题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5 朱春美;论抢夺罪[D];苏州大学;2009年
6 荣淑敏;抢夺罪主要争议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何俊辉;我国抢夺罪刑法定位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张文敏;论抢夺罪[D];四川大学;2005年
9 蒋静;论抢夺罪[D];武汉大学;2004年
10 简红星;抢夺罪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89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889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