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诈骗罪之新解
本文关键词:信用卡诈骗罪之新解
【摘要】:信用卡诈骗罪作为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产物,日渐衍生出多样化的犯罪形式为当下学者对本罪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一直以来,作为特殊的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相关的学理研究均是建立在诈骗罪的理论基础上。但传统的理论推理在解决本罪行为模式定型化、法条竞合关系逻辑前提、新型信用卡违法行为时变得条理不清晰甚至相互矛盾。虽然,就个案和某个单独的行为模式的定性来说,目前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中的司法操作可以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况且我国目前还处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的金融欺诈类犯罪势必会朝着很难为当下人所理解的方向发展。所以,理清本罪的罪质,依托于金融基础,而不是单独的只在刑法的框架内进行对本罪的探讨,一味的追求本罪与普通诈骗罪的衔接。事实上,将信用卡诈骗罪单独立法在发达的资本市场国家中还未有例;“诈骗”本身的特性是否能够完全解释金融领域内的欺诈情况,还需要结合语境来仔细探讨;“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的研究也愈发倾向于非诈骗化等客观事实似乎在启示我们,需要对本罪进行一种新的角度来解读。笔者尝试以信用循环的完成来作为切入点,依托于当下理论界对本罪的一些争论作为突破口,进行论文的展开,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文章的第一部分首先就目前理论界针对信用卡诈骗罪的一些争论来反思,是否当下看似完善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操作实现了标准的同一化和逻辑的清晰化。在本章中主要讨论的内容有:从信用卡诈骗罪与普通诈骗罪的法条竞合关系看两种行为的事物逻辑属性;从当下法律规定根据普通诈骗罪的特性所得出本罪行为对象需要区分对人对物是否有现实意义;从“恶意透支”行为模式看本罪构成要件定型化对诈骗属性的冲击;从民商事信用卡法律基础看信用卡诈骗罪脱离了基础法律关系支撑。最终得出信用卡诈骗罪的认知是存在着标准混乱和“补丁式”的修正的情况。文章的第二部分从法律用语的语境出发,探讨了“破坏”、“诈骗”和“欺诈”不同用语间的差别之处。同时结合哲学上的认识,解释了诈骗要求行为对象为人的渊源,并以此着重来解释“诈骗”和“欺诈”间的不同,并最终得出使用信用卡欺诈比信用卡诈骗要更加符合本罪的罪质。文章的第三部分从金融学和法律保护机制出发,以笔者构架的信用模式来探讨本罪应有的行为模式和当下立法的不足之处。其中,通过“单向型”信用循环模式和“双向型”信用循环模式的对比引发出笔者对当下本罪追求理论解释和司法指引同一而“妥协”的批评,并提出新的见解。文章的第四部分以新的角度来解读对本罪一些热点问题。从“套现”行为看信用卡金融活动的存在的意义,并提出当下对“套现”行为归罪理论的争辩;从“无卡化”操作看信用卡业务活动的发展方向,并在此强调目前本罪的行为模式势必会落后于信用卡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更新对本罪的认知,做到新理念走在前。
【关键词】:信用卡诈骗 欺诈 信用模式 新解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导言9-13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9
- 二、文献综述9-12
- 三、研究方法12-13
- 前言:立题原因13-14
- 第一章 本罪现有认识上的问题14-23
- 第一节 从法条竞合关系看罪质认知的误区14-16
- 第二节 诈骗罪一般原理在本罪中的“水土不服”16-23
- 一、诈骗的对象只可能是人而不可能是物16-20
- 二、滥用信用卡行为无法归入诈骗之中20-21
- 三、三角诈骗定性脱离了民事法律关系21-23
- 第二章“破坏”“欺诈”与“诈骗”23-29
- 第一节 不同用词的语境探讨24-27
- 一、“破坏”与“诈骗”24-25
- 二、“欺诈”与“诈骗”25-27
- 第二节 采用信用卡欺诈比信用卡诈骗更加符合罪质27-29
- 一、满足交叉关系的特征27
- 二、欺诈可以概括本罪的所有行为模式27
- 三、从管理秩序本位向交易本位过度的必要27-28
- 四、符合金融诈骗犯罪的立法趋势28-29
- 第三章 信用制度的解读29-37
- 第一节 现有观点理解下的信用制度——“单向型”信用模式29-31
- 一、金融体系下的信用模式29-30
- 二、狭义信用卡概念下的信用模式30-31
- 第二节 我国信用卡概念下的信用模式31-34
- 第三节 从许霆案看银行破坏信用制度34-37
- 第四章 两个热点问题对本罪的展望37-44
- 第一节 信用卡“套现”问题37-41
- 一、现金额度与消费额度现实中区分的目的37-38
- 二、不同“套现”情况的分析38-39
- 三、笔者的观点39-41
- 第二节 网络终端支付带来的认识问题41-44
- 一、“网络财富”认知的前提41-42
- 二、现有的归罪形式及弊端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峰;论信用卡诈骗罪[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2 潘玉臣;论信用卡诈骗罪与防范构想[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潘玉臣;论信用卡诈骗罪与防范构想[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03期
4 梁卫;认定信用卡诈骗罪应当注意的四个问题[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皮勇;麦勇浩;;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卡诈骗罪[J];法学家;2002年03期
6 张杰,陈杰波;单位应成为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J];人民检察;2004年05期
7 李广玉,王颖;信用卡诈骗罪认定的若干问题[J];公安研究;2005年06期
8 肖乾利;;信用卡诈骗罪探析[J];法学杂志;2006年03期
9 王金玲;;论信用卡诈骗罪[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4期
10 张凯;;信用卡诈骗罪认定中的理论争议问题研究[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利;;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及立法完善[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葛立刚;本案应定信用卡诈骗罪[N];人民法院报;2013年
2 赵阳;用捡来信用卡取钱属信用卡诈骗罪[N];法制日报;2008年
3 赵阳邋袁定波;定性信用卡诈骗罪符合司法实践[N];法制日报;2008年
4 隋笑飞;捡信用卡取钱该当何罪?信用卡诈骗罪![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李大槐;信用卡诈骗罪应进行立法整合[N];天津政法报;2008年
6 福建省建瓯市人民检察院 李诗灿 黄娟 滕华;未及时还款,当心构成信用卡诈骗罪[N];检察日报;2010年
7 重庆市酉阳县检察院检察长 李大槐;信用卡诈骗罪应进行立法整合[N];检察日报;2008年
8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王伯文 熊学庆;把握信用卡诈骗罪应以客观要件为重点[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安徽省桐城市人民法院 何宏发 张仙国;本案被告人用卡透支 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胡亮亮;信用卡诈骗罪中诈骗数额认定是否包含利息[N];江苏经济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睿;信用卡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文磊;信用卡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吕明;论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法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邓焕蕾;浅议信用卡诈骗罪[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朱伟琳;信用卡诈骗罪及其防治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郭巍;信用卡诈骗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张恺;信用卡诈骗罪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王鹏祥;信用卡诈骗罪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桂芳;论信用卡诈骗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周文丽;信用卡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10 颜叶;信用卡诈骗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98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89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