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明代死刑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1:37

  本文关键词:明代死刑立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代律例 死刑 因时制宜 律例并行


【摘要】:封建社会法外适用死刑的现象极其普遍,但是死刑慎行的刑罚理念也一直影响着古代死刑立法。明朝历代君王十分重视立法,死刑在不同的阶段不断变化。本文正是立足于明代不同时期的主要刑事立法中的死刑规定,运用比较分析法阐述明代死刑的发展与演变,从而更好地了解明代死刑立法的特征。全文分为明代死刑主要立法活动和法律文件、明代死刑在律例中的变化、明代死刑立法的特点和原因以及结语分析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洪武三十年《大明律》、弘治《问刑条例》、嘉靖二十九年《问刑条例》以及《大明会典》中的死刑罪名,通过对死刑罪名具体条文的分析,总结得出明代死刑立法的具体规定。第二部分对明代律例中死刑规定进行宏观分析,总结出明代死刑在律例中的具体特征。第三部分则主要从死刑立法中律与例相辅而行的立法特征为视角,分析明代死刑立法的特征及其原因。
【关键词】:明代律例 死刑 因时制宜 律例并行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9;D9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明代死刑主要立法活动和法律文件10-21
  • (一) 洪武死刑立法10-15
  • 1. 《大明律》10-14
  • 2. 死刑分类14-15
  • (二) 弘治至万历间死刑立法15-21
  • 1. 《真犯杂犯死罪》条例15-16
  • 2. 《问刑条例》16-19
  • 3. 《大明会典》19-21
  • 二、明代死刑在律例中的变化21-24
  • (一) 注重区分犯罪者的首从以及犯罪情节的轻重21-22
  • (二) 增加了新的死刑罪名22-23
  • (三) 扩大了赎刑的适用范围23-24
  • 三、明代死刑立法的特点和原因分析24-29
  • (一) 立法以例辅律,严密死刑法网24-25
  • (二) 立法易晓,有助于法律的实施25-26
  • (三) 死刑世轻世重,因时参酌26-27
  • (四) 刑罚与权力的关系27-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2
  • 致谢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鹏达;;死刑立法控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04期

2 肖顺昌;世界死刑立法的基本趋势及我国的现实选择[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张文,刘艳红;《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中国死刑立法的影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王伟;中国死刑立法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肖顺昌;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的死刑立法取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袁博;;浅议我国的死刑立法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年36期

7 高超;;浅谈我国死刑立法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年08期

8 武晓红;俞金香;;试论我国人权保障下的死刑立法[J];商业时代;2009年07期

9 潘星丞;;限制死刑,还是扩张死刑?——我国死刑立法技术实证研究[J];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03期

10 王秀梅;;诠释与权衡:死刑立法取舍[J];政治与法律;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铭暄;李文峰;;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论我国死刑立法的完善[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2 余向栋;;中国现行的死刑立法与司法[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希慧;应全方位修改与完善我国死刑立法[N];法制日报;2007年

2 深圳大学法学院 蒋慧玲 熊婷婷;死刑立法:可从两个角度进行调整[N];检察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麦丽斯;明代死刑立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2 范会波;我国的死刑立法趋势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谌爱群;人权保障视野下的死刑立法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4 郭锦木;试论我国的死刑立法[D];厦门大学;2002年

5 康希;中国死刑立法改革方向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6 曾春丽;论我国的死刑立法及其合理发展方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吴燕;论我国死刑立法之完善[D];西北大学;2012年

8 罗开卷;死刑立法限制论纲[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11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911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9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