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论缓刑的条件

发布时间:2017-09-27 02:13

  本文关键词:论缓刑的条件


  更多相关文章: 缓刑 适用条件 犯罪情节 人身危险性


【摘要】:缓刑是附随于短期监禁刑的刑事处分,它的合理构架和运用不仅可以避免因监禁导致犯罪传染,犯罪人还不致因陡然改变就业或就学环境而造成重新融入社会的困难,因而它是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社区矫正中适用率最高的刑事处分。为了更好发挥缓刑制度的作用和防范风险,《刑法修正案(八)》对原缓刑制度做了较大程度的修改。该法案调整缓刑条件,旨在改变旧有规定较为模糊而不时引发司法争议的状况;明确缓刑的条件及其处理规则,旨在贯彻罪刑法定原则中对明确性的形式要求;增加对缓刑人在考验期限内的禁止从业、禁足及禁止接触特定人的具体要求,旨在有效预防犯罪;适度扩大缓刑适用的范围,旨在表达刑罚的轻缓化和人性化取向。正是如此,进一步清晰解释修改后的规范涵义是理论与实践面临的共同任务。本文选择缓刑适用条件展开讨论,还在于明确缓刑的适用条件是合理运行缓刑制度的基础性步骤。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共31564字。第一部分,简要归纳缓刑概念和性质,宏观概括缓刑制度运行和发展的历史,重点总结我国大陆地区相关立法的变化及其规律,为后文讨论提供背景性知识;与此同时,介绍分析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缓刑适用的状况,透视深层原因,为清晰缓刑适用条件的讨论,提供相应的现实基础。第二部分,展开对“缓刑适用于三年以下、拘役”等刑期条件的讨论。该部分从正反两面对缓刑对象的界定展开分析。正面讨论主要从现行刑法规定、司法解释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南(准司法解释)、比较其他国家相关规定,综合国内外相关学说观点等角度展开,得出的结论是现行刑法对刑期条件的确有须予改进之处。反面讨论旨在明确缓刑适用的排除对象,包括论证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得缓刑的根据,明确两类主体的成立条件。第三部分,展开对刑法规定的“犯罪情节较轻”这一重要条件的讨论。该部分主要解读犯罪情节的内涵,即系统梳理规范大陆学者对犯罪情节做出的不同定义,清晰交代自己对犯罪情节内涵、特征的界定,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界定犯罪情节较轻的整体涵义,明确行为与责任的因果关联。第四部分,展开对“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以及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三个基本条件的讨论。悔罪是指犯罪人对自己触犯刑法的行为的后悔醒悟,悔罪表现是指其心理的外化,这种外化通常表现为犯罪人主动采取寻求社会谅解的方式;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则须通过对其人格倾向做出科学评估,而不是对其做出直觉判断甚至臆断;缓刑适用本身具有风险,缓刑适用对其所居住的社区有无重大不良影响的判断,取自于犯罪性质、程度、犯罪对象、悔罪程度、被害人谅解程度、就业升学条件等情形的综合判断。第五部分,展开对特殊主体缓刑特例的拓展性分析。根据现行刑法规定,处于同等条件下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怀孕妇女属于应当缓刑的对象,其中明确三类人概念虽属对象条件范围的话题,判定标准却并不困难,相对来说,解析“应当”与“可以”缓刑的法律层次更具价值,后者涉及到的是对缓刑条件的回应方式,因而部分超出了缓刑条件的讨论,故本文对其做的是延展分析。第六部分,结语。简要归纳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的缓刑适用五个条件的具体涵义。清晰五个条件之间的逻辑关联。简言之,前三个条件是事实条件,后两个条件是基于事实的价值判断。
【关键词】:缓刑 适用条件 犯罪情节 人身危险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4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一、概述11-17
  • (一)缓刑及历史沿革11-13
  • (二)缓刑适用的情况及原因分析13-15
  • (三)完善缓刑条件的理论根据15-17
  • 二、缓刑的刑期条件17-23
  • (一)对“三年有期徒刑”的上限界定17-20
  • (二)缓刑对象的排除20-23
  • 三、“犯罪情节较轻”的界定23-28
  • (一)对犯罪情节的理解23-26
  • (二)法益侵害程度较轻的具体判断26-28
  • 四、“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界定28-37
  • (一)对“悔罪表现”的判断28-30
  • (二)对“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判断30-34
  • (三)对所居住社区重大影响的判断34-37
  • 五、对缓刑特例的拓展分析37-40
  • (一)三类主体构成条件37-39
  • (二)“应当”与“可以”缓刑层次之解析39-40
  • 六、结语40-42
  • 参考文献4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立明,李保供;浅析犯罪情节测试法[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叶飞;;论犯罪情节相关问题[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年03期

3 王观德;犯罪情节、认罪态度与定罪量刑[J];河北法学;1983年01期

4 王希仁;;论犯罪情节[J];政治与法律;1984年05期

5 黄石勇;;犯罪情节与刑法中的情节——兼与王希仁同志商榷[J];政治与法律;1985年03期

6 周振想;;论犯罪情节[J];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03期

7 康道远;;我国刑法犯罪情节问题之管见[J];当代法学;1991年02期

8 刘建平;;论犯罪情节与量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邹涛,祝旭军;网络经济犯罪情节认定中疑难争议问题浅析[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10 陈建清;犯罪情节概析[J];嘉应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课题组成员 成延洲 王伟凯 李晓峰 李芳;引导服刑人员合理认知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梁平;“犯罪情节轻微”在相对不起诉中的适用[N];检察日报;2009年

3 李克杰;电脑量刑应当慎行[N];检察日报;2004年

4 肖国耀 王惠中;缓刑适用实质条件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唐元林 沈海鹏;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应把次数作为犯罪情节[N];检察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游春亮 南方日报记者 赵南坚;我没犯罪,何来犯罪情节轻微之说?[N];法制日报;2002年

7 孙瑞灼;“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提高刑期的法治意义[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记者 杨建伟邋通讯员 迟东军 甘玉军;感谢电来自大洋彼岸[N];检察日报;2008年

9 张金玉;死缓限制减刑的适用条件[N];法制日报;2013年

10 中国政法大学 李慧;扒窃并非一律定罪判刑[N];检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瑜;论犯罪情节[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海;酌定犯罪情节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黄甜;论缓刑的条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27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927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d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