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犯中止问题探讨
本文关键词:帮助犯中止问题探讨
【摘要】:帮助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为使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易于实施、完成而提供精神上或者是物质上帮助的一种犯罪参与形态。犯罪形态是对于犯罪构成的内容或形式的特征的反映,而帮助犯正是根据其在共同犯罪的过程中所呈现出行为特征、行为状态进行的分类,这样的分类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等主观的人格因素并没有直接或者是必然的联系,其更多的是侧重于共同犯罪人的犯罪犯罪参与方式和由此呈现的犯罪形态方面的差异,而这样分类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共同犯罪在定罪方面的法律依据问题。帮助犯的成立,以正犯的存在为前提,且其主观上具有帮助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帮助行为。帮助犯从属于正犯,但仅仅在该当和违法层面。帮助犯中止是指帮助犯自动放弃自己的帮助行为或者是自动有效的消除自己的帮助行为对正犯的实行行为的作用,积极防止犯罪既遂结果发生的共犯停止形态。帮助犯中止成立,主观上要具有任意性要件,即行为人基于自己的意志主动中止犯罪,任意性的判断应该以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为依据;客观上除了要有中止行为之外还应该符合时间性要件和有效性要件,时间性要件要求其必须发生在犯罪的整个过程中;有效性要件要求行为人须防止犯罪既遂结果的发生,在这里即使犯罪既遂结果未发生不是由中止行为引起的,只要行为人具备主观的任意性要件,客观上也具有中止行为其便可成立中止。在认定帮助犯中止时,明确区分帮助犯中止与帮助犯关系脱离,帮助犯中止必须防止犯罪既遂结果的发生,而帮助犯关系脱离,主要是在共同犯罪的过程中积极防止犯罪既遂结果的发生,但最后既遂结果依然发生了的情况。但是共犯犯关系脱离理论是为了弥补共犯中止的不足而提出的,适用共犯关系脱离理论既可以不与中止犯的成立要件相冲突,也可以对各个共同犯罪人做到罪刑相适应。帮助犯中止减免处罚的依据,应该坚持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帮助犯中止之所减免处罚,是因为帮助犯首先在客观上实施中止行为,为防止犯罪既遂结果发生作出了实际努力,切断自己对最后既遂结果的原因力,说明其违法性相对帮助犯与正犯共同造成的犯罪既遂结果的违法性有所减少;其次,行为人主观上从最开始的法敌对意识转化为法规范意识,说明帮助犯的主观违法性、非难可能性降低;最后对帮助犯中止减免处罚,有利于帮助犯中止犯罪,阻止正犯实施实行行为,鼓励帮助犯瓦解共同犯罪,避免对法益造成更大的损害。
【关键词】:帮助犯 中止 帮助犯关系脱离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引言10-12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0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10-11
- 第三节 论文结构11-12
- 第二章 帮助犯中止概述12-23
- 第一节 帮助犯的概念及性质12-19
- 一 帮助犯的概念12-16
- 二 帮助犯的性质16-19
- 第二节 帮助犯中止的概念及理论争议19-23
- 一 帮助犯中止的概念19-21
- 二 帮助犯中止的理论争议21-23
- 第三章 帮助犯中止的成立23-36
- 第一节 帮助犯中止成立的客观要件23-30
- 一 时间性条件23-24
- 二 彻底性条件24-26
- 三 有效性条件26-30
- 第二节 帮助犯中止成立的主观要件30-36
- 一 自动性的内涵30-32
- 二 自动性的判断32-36
- 第四章 帮助犯中止的认定36-43
- 第一节 帮助犯中止的判断标准36-39
- 一 共犯关系脱离理论36-37
- 二 帮助犯关系脱离37-39
- 第二节 帮助犯中止的具体认定39-43
- 一 不作为帮助犯39-40
- 二 精神帮助犯40-41
- 三 承继帮助犯41-43
- 第五章 帮助犯中止的处罚43-48
- 第一节 帮助犯中止减免处罚的根据43-46
- 一 中止减免处罚依据的学说及评述43-45
- 二 帮助犯中止减免处罚依据之我见45-46
- 第二节 帮助犯中止的责任承担46-48
- 结论48-50
- 参考文献50-52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勇,罗立新;论非共犯的帮助犯[J];法学杂志;2000年03期
2 瞿飞飞;战立伟;;帮助犯比较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倪潺;罗立新;;刑法实践中帮助犯定罪问题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年35期
4 任海涛;;承继帮助犯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02期
5 马军;;是帮助犯还是无罪[J];人民检察;2009年14期
6 焦云娜;;帮助犯未遂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马莉娟;;帮助犯处罚界限的划分[J];才智;2011年33期
8 张伟;;不作为帮助犯研究[J];法学论坛;2013年02期
9 李洪;;帮助犯之成立前提[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4期
10 黄丹翔;;浅析帮助犯的若干问题[J];青春岁月;2012年1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德鸿 李 斌;如何认定帮助犯的共谋犯意[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金林;出租车司机构成帮助犯应担刑责[N];检察日报;2010年
3 邵斌卜兴强;共同受贿帮助犯认定中有关问题探析[N];江苏经济报;2005年
4 刘冀民;帮助他人贪污应以共犯追究刑事责任[N];检察日报;2002年
5 刘志刚;骑摩托车搭载他人行凶构成共同犯罪吗[N];检察日报;2006年
6 张成河;如何认定共同犯罪中的从犯[N];江苏经济报;2008年
7 武汉大学法学院 田淼;以“共犯之共犯”理论研究有组织犯罪[N];检察日报;2010年
8 河北省唐山市中级法院 闫宏波;别人偷车他配钥匙如何处理[N];检察日报;2007年
9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检察院 李勇;介绍买卖毒品行为是否构罪应区别对待[N];检察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瑞瑞;不作为共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翠荷;论帮助犯[D];山东大学;2006年
2 高余;帮助犯中止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张昊;论精神帮助犯[D];吉林大学;2016年
4 许淑茜;帮助犯中止问题探讨[D];郑州大学;2016年
5 车岩;不作为帮助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科;论帮助犯的成立及处罚[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东方;帮助犯未遂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李连武;帮助犯的性质及其刑事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李冰;帮助犯的刑事责任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刘月洁;帮助犯中止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31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93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