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治环境犯罪中的恢复性司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惩治环境犯罪中的恢复性司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犯罪 恢复性司法 公众参与 修复损害 再社会化
【摘要】:惩治环境犯罪的目的除了惩戒犯罪人,还应该通过惩戒犯罪人,达到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利益及犯罪预防,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由于环境犯罪的特殊性和传统刑事司法存在的固有缺陷,使得惩治环境犯罪的目的往往落空。恢复性司法是对传统刑事司法进行反思的产物,自其产生以来,对各国刑事司法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恢复性司法强调对犯罪损害后果进行及时修复,注重犯罪加害人的再社会化,主张与犯罪相关的各方参与到犯罪的处理过程中,其多元价值追求和犯罪惩治思维模式为我们惩治环境犯罪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恢复性司法的概述,对恢复性司法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介绍,对国际上有关恢复性司法概念的代表性观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对恢复性司法的定位及其与传统刑事司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第二章从利于对损害后果的全面修复、提高环境刑事司法效能、促进环境犯罪预防功能的实现及符合司法改革的内在要求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在惩治环境犯罪中引入恢复性司法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是从我国的传统文化基本属性、国家政策导向及相关法律制度等我国的本土资源分析我国在惩治环境犯罪中适用恢复性司法所具有的思想文化基础和相应的法律制度基础。第四章是对国内外惩治环境犯罪中恢复性司法的实践考察。首先,对国内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从相关的典型案例入手,分析其中的有益做法和不足之处。其次,对国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其中的先进做法。第五章对恢复性司法在惩治环境犯罪中的适用路径做出一个初步设想,提出明确在惩治环境犯罪中适用恢复性司法的基本原则,完善环境犯罪刑罚辅助措施、刑事和解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社区矫正制度等当前刑事司法体系中的恢复性司法机制和构建打造信息化网络平台、建立环境修复基金专户、构建环境修复责任监督机制等相关配套制度等角度分析。
【关键词】:环境犯罪 恢复性司法 公众参与 修复损害 再社会化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2
- 第一章 恢复性司法概述12-18
- 一、恢复性司法的概念及特征13-15
- (一)恢复性司法的概念13-14
- (二)恢复性司法的特征14-15
- 二、恢复性司法的定位及其与传统刑事司法的比较15-18
- (一)恢复性司法的定位15-16
- (二)恢复性司法与传统刑事司法的比较16-18
- 第二章 惩治环境犯罪中引入恢复性司法的现实意义18-26
- 一、有利于对损害后果的全面修复18-20
- (一)有利于对环境“受害人”的救济18-19
- (二)有利于对公众受害人的救济19-20
- 二、有利于提高环境刑事司法效能20-22
- (一)提高环境刑事司法的效率性20-21
- (二)提高环境刑事司法的经济性21-22
- 三、有利于促进预防环境犯罪功能的实现22-24
- (一)对环境犯罪特殊预防功能的促进22-23
- (二)对环境犯罪一般预防功能的促进23-24
- 四、符合司法改革的内在要求24-26
- (一)体现司法民主24-25
- (二)实现环境刑罚轻刑化25-26
- 第三章 惩治环境犯罪中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可行性26-33
- 一、适用恢复性司法的思想文化基础26-29
- (一)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契合26-27
- (二)与国家政策导向相一致27-29
- 二、适用恢复性司法的法律制度基础29-33
- (一)赎刑制度29-30
- (二)刑事和解制度30
- (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30-31
- (四)社区矫正制度31-33
- 第四章 惩治环境犯罪中适用恢复性司法的实践考察33-39
- 一、我国惩治环境犯罪中适用恢复性司法的实践33-37
- (一)典型案例33-34
- (二)相关评析34-37
- 二、国外惩治环境犯罪中适用恢复性司法的实践37-39
- (一)立法实践37-38
- (二)司法实践38
- (三)相关借鉴38-39
- 第五章 我国惩治环境犯罪中适用恢复性司法的路径39-48
- 一、明确在惩治环境犯罪中适用恢复性司法的基本原则39-41
- (一)自愿平等原则39-40
- (二)多方参与原则40
- (三)司法确认原则40
- (四)及时转换原则40-41
- 二、完善当前刑事司法体系中的恢复性司法机制41-46
- (一)完善环境犯罪刑罚辅助措施41-43
- (二)完善刑事和解制度43-44
- (三)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44-45
- (四)完善社区矫正制度45-46
- 三、构建相关的配套制度46-48
- (一)打造信息化网络平台46
- (二)建立环境修复基金专户46-47
- (三)构建环境修复责任监督机制47-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2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52-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积超;论“恢复性司法”应该缓行[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姜晓敏;何剑;;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内在关系[J];法律文化研究;2006年00期
3 蔡景贤;;论我国构建恢复性司法程序的基础[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刘江春;;恢复性司法研究[J];求索;2006年11期
5 徐盛希;林春鸿;;恢复性司法的中国命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石先广;;构建中国式恢复性司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司法;2007年01期
7 崔楠;;恢复性司法与中国传统社会关系考证[J];政法论丛;2007年01期
8 吴立志;;论中国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刘孝敏;;恢复性司法:实现社会正义的一种进路[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李茂春;;恢复性司法:刑事司法视角下的“正义恢复”[J];新余高专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沅沅;谢雨;;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彭俊;;青少年犯罪治理与恢复性司法[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贾盛荣;;论恢复性司法之适用领域[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荣德昱;钱永祥;;试析恢复性司法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矫治中的实践与探索[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5 王顺安;甄宏;;社区矫正与恢复性司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李艳霞;;倡导恢复性司法 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7 刘东根;;赔偿影响刑事责任的平等性问题研究——恢复性司法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8 李綦通;;论我国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构建——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视角的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孙浙燕;;浅析恢复性司法在我国青少年犯罪领域的可行性[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江伟人;;恢复性司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路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果;恢复性司法在我国的适用及其基本原则[N];法制日报;2006年
2 阮占江;让恢复性司法成为司法和谐的助推器[N];法制日报;2007年
3 本版编辑 陈国庆 谢望原 甄贞;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考量恢复性司法[N];检察日报;2006年
4 刘仁文;恢复性司法:不应只是“听起来很美”[N];检察日报;2006年
5 李红;律师在恢复性司法中的地位与作用[N];江苏法制报;2006年
6 张羽馨 华建文 赵姣蓉;恢复性司法之探索[N];江苏法制报;2007年
7 朱玉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恢复性司法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袁婷 顾娟;恢复性司法构建“和谐正义”[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6年
9 李游;恢复性司法:一个新的课题[N];人民法院报;2006年
10 刘仁文;恢复性司法不应只是“听起来很美”[N];人民法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立志;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杨新红;少数民族地区刑事习惯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江滢;恢复性司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张美兰;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恢复性司法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3 朱腾飞;恢复性司法理论与价值基础分析[D];青岛大学;2008年
4 周琳;论恢复性司法在我国的适用困境及前景[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方朝军;我国建立恢复性司法的理性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6 吴洁;恢复性司法本土化问题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8年
7 吴卫东;恢复性司法是少年刑事司法的价值取向[D];吉林大学;2008年
8 姚学勇;恢复性司法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孟宪潞;恢复性司法模式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陈立达;恢复性司法本土化之可行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76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97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