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论劳动就业歧视禁止形态的边界——基于《就业促进法》第3条的法教义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0 21:25

  本文关键词:论劳动就业歧视禁止形态的边界——基于《就业促进法》第3条的法教义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就业歧视 就业促进法 歧视形态


【摘要】:《就业促进法》第3条对歧视禁止形态采开放式的列举方式,已改变传统保护范围过窄的困境。为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歧视问题,保留了部分灵活处理的空间。但该条仍存在内涵狭窄和使用概念本身自我限缩问题。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未来可以采取两步走方法逐步解决:在短期内,通过法律解释手段扩张已列举歧视形态的保障范围;在中长期范围内,在凝聚社会共识的基础上,理顺现有法律规定,修正和增加若干歧视形态,同时引进间接歧视理论。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就业歧视 就业促进法 歧视形态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雇主不当劳动行为认定基准与救济机制研究”(11YJC820099)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企业并购雇员权益保障法律机制研究”(12CFX089)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有关就业歧视所引起的争议和诉讼,已因劳动者权利意识的觉醒而逐渐有增加的趋势。除一般较为熟知的性别、乙肝歧视外,其他如艾滋病、年龄及基因等也曾引发广泛的讨论。为了解决劳动力市场秩序乱象,为劳动者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2007年中国制定《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记者;;女界专家学者为《就业促进法》(草案)建言[J];中国就业;2006年06期

2 王洪春;;国外如何制定就业促进法[J];中国社会保障;2007年04期

3 田成平;;田成平部长在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就业;2007年10期

4 李春晖;;浅谈对《就业促进法》的一点理解[J];中国就业;2007年10期

5 冯政;;《就业促进法》的十个“最”[J];中国就业;2007年10期

6 林用三;;以实施《就业促进法》为契机 推动就业促进会工作上新台阶[J];中国就业;2007年12期

7 本刊编辑部;;必须学好用好《就业促进法》[J];中国培训;2007年10期

8 张宗辉;;田成平部长要求深入贯彻《就业促进法》构建就业长效机制[J];中国培训;2007年10期

9 青林;;学法研法 共探《就业促进法》贯彻实施大计——劳动保障部学习《就业促进法》座谈会综述[J];中国培训;2007年10期

10 ;就业促进法[J];w,

本文编号:1008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008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9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