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环境行政执法中的非强制性手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0 04:01

  本文关键词:环境行政执法中的非强制性手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治理 行政执法 非强制性手段 完善建议


【摘要】:环境污染问题总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而环境问题的频繁出现同时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法律是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宝。除了严格的环境立法以外,环境执法同样重要。环境执法直接关系到环境法律法规是否得到切实落实,环境法的目的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环境行政执法主体运用什么手段进行执法,直接关系到环境行政执法的效果。环境领域作为行政执法的一个特殊领域,由于其污染问题的复杂性、社会性、综合性,传统的强制性手段在环境行政执法中的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在强制性手段无法走出困境的情况下,环境行政执法主体应适时转变执法思维,将非强制性手段灵活地运用到环境行政执法中,弥补强制性手段的功能不足,更好、更高效地实现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目的。本文以非强制性手段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环境污染执法案例的分析,指出强制性手段的功能性不足,进而引出非强制性手段的讨论;其次对非强制性手段的相关问题进行解读,非强制性手段的产生以行政法的理论发展背景为基础,以平衡论、法的正当性、权利本位论等为理论支撑;从环境的公共性、环境法的交叉性以及预防原则等角度来阐述其在环境行政执法中的必要性;再次,对我国非强制性手段的现状进行分析,说明非强制性手段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立法问题、国家环境政策、环境治理现状、环境执法理念、环境保护主体的单一等;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对非强制性手段的完善从立法、运用保障、救济途径、执法环境的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思考,旨在为我国环境行政执法领域内的非强制性手段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思路。需要强调的是,环境行政执法中的非强制性色彩并不会影响环境行政执法本身的强制性的本质属性,并且,强制性手段与非强制性手段相辅相成,互为互补,无所谓孰轻孰重。非强制性手段的运用弥补了强制性手段在环境行政执法方面的功能的不足,强制性手段是非强制性手段的保障,一旦非强制性手段在环境行政执法中不能发挥相应作用时,强制性手段则可以替代非强制性手段发挥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兵;;环境税的微观经济学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江晓华;;环境发展的社区治理制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雷洪玉;刘伶利;;谈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1期

4 刘文涛;公司环境侵权及其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金玄武,金京玉;浅析我国环境影响事前评价制度[J];北方环境;2000年02期

6 张娅婷;许丹妮;;浅议可持续发展政策下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6期

7 邹怀贤;李秀雅;;论行政指导在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2期

8 康纪田;;国外保护矿业环境的矿业立法择优[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8期

9 唐宇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角色演进[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5期

10 康纪田;;矿地复垦执行保证金的法治化问题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雪松;;环保理念的升级和转变带来的挑战和机遇[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张文辉;;政府主导型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评价:基于价值创造视角[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郝自然;;环境标准的法性质及其法治化问题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勇;王霞;;环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周小光;;环境保护经济刺激手段的缺失与重构——以法律经济学为分析理路[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张一粟;;水事纠纷行政解决机制之探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高晓露;;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绿色税制建设[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向佐群;范花香;;刍议住院患者的环境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郑艺群;;论政府环保责任之拓展[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乔刚;;循环经济立法中“总量调控制度”的健全与完善[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涛;农村环境管理权均衡配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魏光明;我国环境税收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黄蕙萍;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规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钟明春;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李云波;相邻不可量物排放关系的私法调整[D];复旦大学;2011年

9 黄平;国际服务接包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生成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褚义景;面向R-I-P节能减排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丛忻;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玉;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詹洁;矿产资源的刑事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陈澄;邻避现象及其应对[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梁维维;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赵国良;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现状及问题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周红占;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模式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10 马婵娟;我国环境侵权损害公共补偿基金制度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64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164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7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