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立法思考
本文选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切入点:监测 出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16年03期
【摘要】: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立法的必要性尤为突出。现行立法及实践表现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缺乏国家层面的强力监管,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认识和保护能力不足,主管机构的职责不清且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资金、技术、人员等基础保障能力薄弱。为加快制定和颁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立法,应当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组织机构体系及其工作机制,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监测通报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与响应恢复机制、安全监管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基础保障制度。
[Abstract]:The necessity of legisla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key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in China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The current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show that the protection of the key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lacks strong supervision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the awareness and protection capacity of the national and industry authorities are insufficient.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competent agencies are unclear and lack of effective coordinatio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and the financial,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other basic support capabilities are weak.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formulation and enactment of legisl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key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and its working mechanism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should be clarified, the monitoring, notification and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e mechanism of emergency disposal and response recovery, and the system of safety supervis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Accountability system and basic safeguard system.
【作者单位】: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
【基金】:信息网络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No.C13603)~~
【分类号】:D922.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剑雄;浅谈国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需求[J];国防;2005年08期
2 陈文理;;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程度的模型构建与评价[J];岭南学刊;2012年03期
3 陈文理;;信息基础设施的逻辑结构、特点与发展模式选择[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关于印发《东莞市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的通知[J];东莞市人民政府公报;2012年09期
5 ;世界要闻[J];人民论坛;1995年04期
6 张志勇;;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与智慧城市的发展[J];前进论坛;2013年12期
7 乌家培;信息——走向21世纪的通行证[J];长江论坛;1996年05期
8 ;人大代表关于加强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建议[J];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2009年06期
9 赵晓丽;;农村信息化建设及其效益实现探微[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10 王斌 ,刘苏华 ,苏启寅;席卷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热[J];党政干部学刊;199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郭起耕;;关于推进锦州信息基础设施——锦州信息港建设有关问题的几点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夏学知;张子鹤;张国平;;舰载信息基础设施与系统集成技术[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宋学文;;加快成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王长生;;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展望和发展策略[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五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王爱云;;信息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六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邬贺铨;;信息化与制造业发展[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罗凯;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刻不容缓[N];人民邮电;2012年
2 左蓉达 本报记者 徐伯元;信息基础设施搭建“智慧之桥”[N];大连日报;2014年
3 孙杨;我市将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N];常州日报;2011年
4 经伟;《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在北京通过专家咨询委员会评审[N];贵州日报;2013年
5 柯文;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呈“四化”特征[N];人民邮电;2014年
6 黄委“数字黄河”办公室黄委信息中心供稿;全方位构建水利信息基础设施[N];中国水利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丁少将;淮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李永祥:信息基础设施共建要有制度保障[N];中国电子报;2011年
8 黄文胜 丁青 孙维;信息基础设施运维及安全知识竞赛决赛开幕[N];中国石化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原诗萌 中国计算机报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 刘保华;“智慧的地球”能撬动什么[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10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李农;提升信息化能级要立足激励社会应用[N];文汇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亮;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吕倩;美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路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荔;土地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架构设计[D];长安大学;2008年
3 吴丹;基于Geodatabase的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浩阳;基于WebGIS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研究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Matthias Adler;从国际角度看数字鸿沟:中欧对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65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665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