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
本文关键词:行政诉讼法是行政法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吗?——透视行政法的支架性结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2011年
“惯用技术手段”在行政法以及行政诉讼法视角下的探讨
金晓
【摘要】:《专利审查指南2010》规定,审查员在评价创造性时可以使用公知常识作为判断现有技术中是否给出了关于相关启示的依据,而"惯用技术手段"在《专利审查指南2010》中被给出为公知常识的一种情形。然而,当审查员引用"惯用技术手段"评价创造性时,其行为是否符合《专利法》第22条的规定,以及《专利审查指南2010》中的规定是否在实际执行时会导致与上位法相冲突的情形?本文希望就此进行探讨。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1;D925.3
【正文快照】:
一、引言1.关于“惯用技术手段”的规定本文认为,“惯用技术手段”是在评价创造性时,认定在现有技术中是否存在相关的启示时的一种评价标准。具体而言,是评价创造性时的“三步法”0中的第三步中可能会涉及的评判标准。其具体的规定见于现行《专利审查指南2010》第二部分第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孙洪坤;;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以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胡小红;;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刘小牛;储育明;;诚信原则的价值与意义:从实体法到程序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周阿红;莫良元;;构建我国现代自由心证保障体系的路径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田佳灵;;民意对司法裁判过程的影响[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李凤梅;;我国农地保护立法价值选择的偏差及其纠正[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8 吴从环;;论中国法治建设的内在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陈海平;;侦查阶段律师帮助:制度价值、国际标准与域外经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张薇薇;;法治背后的人治——职业法律家阶层存在条件探析[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新力;梁亮;;在自由与限制之间——认真对待大学章程[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梁晓淮;张舒翔;;转变执法理念 严格遵法守法 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余辉胜;;从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失范看司法改革[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周兰领;;参与行政的行政诉讼保障[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6 孙日华;;警察如何解释?——从“邓玉娇案”引发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尚洪立;邱新华;;嫁接与耦合:法院调解正当性的现实出路——以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为切入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纪伟;;正名·定分·成事——法官角色定位之于审判权独立行使[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白清;张俊者;;志恢弘而道中庸——专业与平民思维的再造之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培杰;;论民间调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6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毕波;论行政调查[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娟;论我国行政决定说明理由制度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浩;行政执法中的正当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琨;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付华华;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傅俩艳;探析我国民事再审事由[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贾静远;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郁忠民;;行政机关出庭应诉的几个问题[J];党政论坛;1991年07期
2 张桂花;张淑会;;浅谈饲料处罚案在行政诉讼中被告的举证责任[J];饲料研究;2006年11期
3 蒋玉军;;行政禁止不利变更原则[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年05期
4 余作春;;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可诉性——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解析[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5期
5 庞英瑞;;浅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错位[J];法制与社会;2008年20期
6 余凌云;;行政诉讼法是行政法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吗?——透视行政法的支架性结构[J];清华法学;2009年01期
7 党琳;刘静;;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关系——从保护相对人利益的角度出发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9期
8 徐晓晴;;略谈匈牙利行政诉讼的司法程序[J];现代法学;1987年03期
9 周国朝;试论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J];政治与法律;1990年02期
10 杨淼箭;建议建立律师代理行政复议[J];法学;199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晓;;“惯用技术手段”在行政法以及行政诉讼法视角下的探讨[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2 何翠凤;;关于完善信息公开司法救济制度的思考[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邓志伟;陈健;;预防性行政诉讼对行政侵权的遏制及其可能——从理念到制度的抉择[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宏光;吕成;;公共行政改革与行政诉讼基本理论创新[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小红;;重构我国环境行政裁决诉讼制度[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6 高文英;李琳琳;;行政主体理论的回顾与重构[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沈福俊;;从行政诉讼法到行政许可法:中国当代行政法治理念的深化[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杰;;当前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疑难问题研究——以浙江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为实证样本[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王振清;;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张海棠;;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热点问题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姬忠彪 本报通讯员 凡 夫;[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覃耀进 唐红莲;[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3 新起点司法考试学校校长 张合功;[N];检察日报;2007年
4 李广宇;[N];人民法院报;2007年
5 ;[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郄建荣;[N];法制日报;2007年
7 袁明圣;[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N];新华日报;2006年
9 常纪文;[N];学习时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季芳 实习生 任禾;[N];徐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霄艳;论行政事实行为[D];苏州大学;2007年
2 王霁霞;行政法实施效果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王旭;行政法解释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李欣;行政赔偿程序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李迎春;行政法视角下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李卫华;行政参与主体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王正斌;行政行为类型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赵静波;行政判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何君;行政行为实行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蕊;我国行政合同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张华;行政应急行为的司法监督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娄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韦红霞;我国土地征收的司法救济制度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5 程建勇;论行政不作为的司法救济[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李素平;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探析[D];苏州大学;2008年
7 郝昭;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衔接问题之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谢飞;论行政信赖保护原则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的运用[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张剑;论行政救济中的禁止不利变更原则[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谭尚闻;论政府信息公开中的救济制度[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行政诉讼法是行政法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吗?——透视行政法的支架性结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7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8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