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经济属性开发论
本文选题:集体建设用地分类 + 公益性用地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08期
【摘要】: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虽具有政治与经济二重属性,但在当前的土地利用中却呈现重政治属性轻经济属性之态:政治属性虽在满足土地征收用地需求上已得到彰显,但却因征收条件的宽泛和征收补偿的缺位而存在沦为满足征地需求的资源库之可能;经济属性虽在降低农业活动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满足村民物质文化需求等方面有巨大发挥空间,却因顾虑市场要素进入缺乏正当性、公益性与营利性不兼容、城乡用地方式有别而仍处于未开发状态。通过区别农地的公益性与公益性农地等概念,分析城乡用地方式的趋同性、论证开发集体公益性用地经济属性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可得出如下结论:借鉴十九世纪自贡盐业土地"客来起高楼、客走主人收"模式有助于实现经济属性最大化之目的,有助于达到节约集约利用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的目标。
[Abstract]:Although the collective public welfare construction land has the dual attribute of politics and economy, but in the present land use, it shows the state of emphasizing the political attribute and neglecting the economic attribute: although the political attribute has been shown to satisfy the demand of land expropriation, However, due to the broad conditions of expropriation and the absence of compensation for expropriation, it is possible to degenerate into a pool of resources to meet the demand for land expropriation. Although economic attributes are reducing the transaction cost of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relocating surplus rural labor, There is great space to meet the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villagers, but it is still in the state of undeveloped because of the lack of legitimacy of market elements,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public welfare and profit, and the difference of 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methods. By distinguishing the concept of public welfare and public welfare farmla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vergence of 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methods, and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collective public welfare land economic attributes.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as follows: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19th century Zigong salt industry land "guest to rise tall building, guest take master to collect" mode is helpful to realize the goal of maximizing the economic attribute, help to economize and make intensive use of collective public welfare construction land goal.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基金】: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项目“自贡盐业契约研究:现代农村社会转型的启示与借鉴”(SC14C043)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自贡盐井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模式研究”(14SFB50030) 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13JZD00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32;D9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之舟;;论农地的公益性及农地征收中的公益衡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2 张平军;;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理论问题——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村公共服务问题研究(之二)[J];甘肃农业;2014年06期
3 张平军;;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村公共服务问题研究(之三)[J];甘肃农业;2014年10期
4 于静;;国外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及推进经验[J];城乡建设;2014年01期
5 徐绍史;;在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部署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第二次土地调查等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J];国土资源通讯;2008年23期
6 姚庆丰;论“社会失灵”——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之外[J];河北学刊;2000年02期
7 汪新胜;汪进元;;公益性建设用地与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界分及其法律化[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江晓华;;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制度风险及治理[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郭瑞萍;苟娟娟;;农村基础设施“民办公助”模式的历史演变与比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胡绍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J];经济论坛;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鹏;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研究中的结构、功能取向[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2 陈惠珍;;环境公共治理框架下的碳排放交易制度——一个文献综述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2年21期
3 刘玉梅;;城乡二元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年31期
4 张正兰;理顺政府与非营利社会组织关系浅议[J];岭南学刊;2004年05期
5 刘小峰;;以“有形”过渡到“无形”:中国社区研究史再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6 曾晓昀;;农民、市场、政府:中国《粮食法》立法宗旨探寻[J];理论月刊;2013年10期
7 欧阳君君;;台湾地区土地征收中的利益衡量机制及其启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8 马良全;王梦凯;;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徐济益;黄涛珍;;我国征地补偿中的农地市场价值评估模型及应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李杰;段龙龙;;城乡建设用地同权同价改革困境及实现路径论析[J];海派经济学;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正兰;;政府社会管理:问题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易承志;社会转型与治理成长:新时期上海大都市政府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郑青;当代中国利益和谐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哲;经济利益多元化背景下的思想文化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4 朱喜群;中国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菊蒙;非政府组织发展与政府行政治理关系初探[D];吉林大学;2006年
2 孙健;广州市经营性用地供给机制绩效评价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3 李亚娟;马克思主义的贫困思想探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4 高毅;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云南旅游业标准化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5 杨丽;欧洲国家旅游标准化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D];云南大学;2013年
6 曾凡政;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争议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7 仝艳;城中村改造中经营性土地征收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8 黄琦;土地征收地域三元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莫彬萍;土地征收权的功能异化及其回归[D];湖北大学;2014年
10 周亮;安徽省县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农村现代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厉以宁;;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张锦洪;胡华;;农业基础地位的国际证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贺雪峰;;城乡二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合理性——与蔡f 先生商榷[J];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01期
5 林涛;胡豹;;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研究[J];财经论丛;2007年04期
6 胡鞍钢;魏星;;财政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挑战与策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5期
7 陶学荣,史玲;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J];财贸研究;2005年03期
8 肖鹏;;公共服务提供的政府与社会分担机制研究[J];财政研究;2007年03期
9 吴孔凡;;构建需求导向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J];财政研究;2007年11期
10 林鹏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对策研究[J];财政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德林;农地非农化调控的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佳骊;城市公益性用地问题初探[D];浙江大学;2004年
2 张敏;论准征收及土地发展权[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盛雷鸣;公益性建设项目拆迁立法之探讨[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黄勇;;完善我国公益性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初探[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0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盛雷鸣;;公益性建设项目拆迁法律制度研究[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共西安市委政研室 王晓军;警惕农村公益性建设债务蔓延[N];农民日报;2012年
2 ;郑州公益性建设实施政府采购[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6年
3 ;我州整村推进力度大[N];黄南报;2007年
,本文编号:1994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99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