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五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启示与借鉴

发布时间:2018-12-28 08:21
【摘要】:《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已经完成,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运行也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域外行政复议制度各具本土特色,但也存在一些普适性规律。通过对德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有关行政复议体制、行政复议程序以及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梳理,认为存在以下共通性规律:行政复议以公民权利救济作为重要目的,并逐渐成为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行政复议体制越来越强调复议机关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公正性;行政复议程序应注重正当程序原则;行政复议裁决在大多数国家都可诉,但是采用自由选择模式还是复议前置模式,以及经过复议后的被告问题,需要考虑本土实际情况。我国《行政复议法》修改应当在充分借鉴域外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行政争议的特点以及高效化解行政争议的现实之需,对未来行政复议体制机制和程序等问题做出有效回应。
[Abstract]:The revis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has been completed, and the operation of our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system has reached a key point. Extraterritorial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system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universal law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ermany,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Japan and South Korea on the administrative review system, administrative review procedures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dministrative review and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re are the following common laws: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takes the relief of civil rights as the important purpose and gradually becomes the main channel to solve administrative disputes; The administrative review system emphasizes more and more the independence, professionalism and impartiality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view organs, and the procedure of administrative review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inciple of due process.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adjudication can be sued in most countries, bu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local actual situation by adopting the free choice mode or the reconsideration preposition mode, as well as the defendant problem after reconsideration. The revision of our country's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Law should make an effective response to the future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system, mechanism and procedure on the basis of fully drawing lessons from overseas experience,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ministrative disputes in our country and the practical needs of resolving administrative disputes efficiently.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
【分类号】:D9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明荣;《行政复议法》对我国现行行政复议制度的新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黄志勇;;落实行政复议制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J];兰台内外;2000年03期

3 梁太波;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新进展[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关凤荣,曹立波;中外行政复议制度之比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张蓓蓓;关于行政复议制度的几个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2期

6 李湘刚;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李洪雷;行政复议制度改革应处理好四组关系[J];法学研究;2004年02期

8 向馨;试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胡玉荣;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现状与完善[J];前沿;2005年03期

10 翟小波;;制度在历史的积累中成长 行政复议制度:中国与广州[J];博览群书;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勇;;行政复议制度问题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马丽莉;;完善环境行政复议制度,促进生态文明[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邹渊;;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变革[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郝建华;;英法行政复议制度给我们的启示[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5 朱耀武;;改革完善复议制度 建设发展和谐社会[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6 沈福俊;徐涛;吕奕成;;行政复议制度改革研究[A];2011年政府法制研究[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中海;坚定信心 扎实推进 不断完善行政复议制度[N];驻马店日报;2009年

2 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 林泰;不断完善行政复议制度[N];人民日报;2013年

3 翟新华;行政法学家们理想中的行政复议制度[N];法制日报;2002年

4 汪 阳;警惕行政复议制度虚设化[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浙江省财政厅 执笔人 浙江省财政厅法制处 周位标 应海燕;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功能定位的发展与完善[N];中国财经报;2011年

6 ;立法完善行政复议制度[N];四川法制报;2012年

7 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费德平;提升行政复议制度公信力[N];湖北日报;2008年

8 周汉华;行政复议制度的司法化改革思路[N];法制日报;2003年

9 包遵耀;加快我国军事行政复议制度建设[N];法制日报;2007年

10 陆媛;证监会完善行政复议制度[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东生;行政复议制度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雯;中日韩行政复议制度比较研究——从借鉴的角度[D];山西大学;2009年

2 张莹;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完善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张涛;行政复议制度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4 许研研;从行政复议的价值定位谈我国行政复议制度之完善[D];山东大学;2006年

5 宋丽琼;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不足与完善[D];贵州大学;2007年

6 刘迪;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之改革与完善[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何荣辉;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张琳;中日行政复议制度比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白雪;试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张yN星;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立法完善[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93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393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2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