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医疗事故鉴定现状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9-06-10 12:41
【摘要】: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性质在全世界范围内经过了一个由医疗者承担对公众责任到医疗者承担对患者个人的默示合同责任最后到医疗者、医疗机构承担对受害患者的侵权责任的演变过程。因此从侵权法的角度讲,用“医疗损害”来描述“医疗事故”更为准确。在医疗损害纠纷案件中医疗事故鉴定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我国目前存在的医疗损害鉴定包括医疗卫生系统即医学会的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行政部门主管的司法鉴定,这即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医疗损害鉴定双轨制。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各有优缺点,如何在未来的司法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中综合二者优点,探索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发展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有鉴于此,笔者试图采用实证分析的方式,综合分析不同地区法院的实例判决,具体观察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对案件判决的影响,找出相应的问题,最后通过比较世界各国医疗损害鉴定制度,提出自己的建议。
[Abstract]:The nature of civil liability for medical malpractice has been carried out worldwide through an implied contractual liability of the medical practitioner to the public and the individual liability of the patient to the medical practitioner, and finally to the medical practitioner. The evolution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tort liability to the injured patients. Therefo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ort law, it is more accurate to describe "medical malpractice" with "medical damage". In the case of medical damage disput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medical malpracti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At present, the medical damage appraisal in our country includes the medical malpractice appraisal of the medical health system, that is, the medical malpractice appraisal of the medical association and the judicial appraisal of the head of the judici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which is the two-track system of medic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for a long time in our country. Medical malpractice identification and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How to synthesize the two advantages in the future judicial reform and medical system reform,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explore a medic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system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In view of this, the author tries to use the way of empirical analysis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case judgment of different district courts,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medical malpractice technical appraisal and judicial appraisal on the case judgment, and find out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s. Finall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medic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systems in the world, put forward their own suggestion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2.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峥嵘;试论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改革[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朱刚令;;医疗事故鉴定谁来监督你?[J];公民导刊;2000年09期

3 乔世明;改革医疗事故鉴定体制的立法建议[J];人民司法;2001年02期

4 孟凡全;论我国医疗事故鉴定制度的完善[J];人民司法;2002年03期

5 陈瑶;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的几点论述[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宋咏堂,项红兵,罗五金;试论新《条例》中的医疗事故鉴定制度[J];卫生软科学;2002年04期

7 王勉;南宁中院对医疗事故鉴定说不[J];西部大开发;2005年09期

8 高野;王莹;;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的若干问题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年26期

9 陈波秀;杨凤敏;;如何提高医疗事故鉴定的公正性[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3期

10 ;对医疗事故鉴定不服 该如何处理?[J];中国律师;199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继东;王晓民;;现行医疗事故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一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孙复龙;孔杰;;浅谈医疗事故鉴定中的若干问题[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一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韩华;;我参与医疗事故鉴定的做法和体会[A];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李伟;张怀金;;浅谈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效力[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秦初;;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兼论法医介入医疗事故鉴定[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何绪文;;医疗事故鉴定模式初探[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包文杰;;法院法医不宜参加医疗事故鉴定[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荣明;陈益群;;医疗事故鉴定人拒绝出庭原因探讨[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胡丰涵;崔建华;顾玉林;;法医参加医疗事故鉴定之思考[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荣明;黄颖宏;;医疗事故鉴定人拒绝出庭的原因及对策[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建敏;我省明确医疗事故鉴定收费标准[N];河北日报;2007年

2 金永红;一些医院不会应对医疗事故鉴定[N];健康报;2007年

3 李德勇;医疗事故鉴定当庭不申请庭下能再申请吗[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4 金永红;医疗事故鉴定费重新核定[N];健康报;2007年

5 柳悦;医疗事故鉴定费执行新标准[N];天津日报;2008年

6 孙曙光 马建敏;我省重新核定医疗事故鉴定费收费标准[N];河北日报;2009年

7 ;我省重新核定医疗事故鉴定费标准[N];河北科技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刘景峰;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代表谁[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李龙;医疗事故鉴定 广东做法值得推广[N];广州日报;2012年

10 留美学者 姜晨;别让医疗事故鉴定机制绊倒“医调委”[N];东莞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琴;论我国医疗事故鉴定制度的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袁勋;一个市级医学会专家管理和抽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乔联;医疗事故鉴定现状的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年

4 艾清;完善我国医疗事故鉴定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D];湖南大学;2009年

5 马海波;我国医疗事故鉴定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杨莉;医疗事故鉴定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赵文清;论我国医疗事故鉴定制度的司法运作与完善[D];苏州大学;2004年

8 廖霞;我国医疗事故鉴定法律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赵林;医疗事故鉴定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张东祥;现行医疗事故鉴定体制的反思及重构[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96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496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8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