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细碎化治理与农地制度变革——基于桂北F县农村调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周其仁;;还权赋能——成都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的调查研究[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2 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3 张曙光;沈开举;郑振源;赵农;段军;宋洪远;王卫国;蔡继明;党国英;盛洪;杨俊锋;秋风;陶然;张千帆;罗梁波;杨俊锋;;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就中国土地制度的对话与争鸣——天则经济研究所“《土地管理法》修法建议”研讨会实录[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田传浩;陈宏辉;贾生华;;农地市场对耕地零碎化的影响——理论与来自苏浙鲁的经验[J];经济学(季刊);2005年02期
5 许庆;田士超;徐志刚;邵挺;;农地制度、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不平等[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6 贺雪峰;;论农地经营的规模——以安徽繁昌调研为基础的讨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杨华;;“中农”阶层:当前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中国隐性农业革命”的社会学命题[J];开放时代;2012年03期
8 王利明;周友军;;论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完善[J];中国法学;2012年01期
9 苏旭霞,王秀清;农用地细碎化与农户粮食生产——以山东省莱西市为例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03期
10 叶剑平;蒋妍;丰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小勇;白永秀;;农地制度改革:农民自主选择的“土地换保障方案”[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王音;陈军勇;;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3 华彦玲;余文学;;农地流转制度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4 詹和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实证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5 赵谦;;“重庆试验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6 蒋波;邱长生;吴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健康水平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8期
7 胡俊峰;张娟;;农地流转新动向的经济学分析——以江苏南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0期
8 武剑;;农地市场流转管理机制的构建——以法国土地治理和乡村建设组织为鉴[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9 王青;;我国农村土地银行的实践特征与发展构想——基于2个典型案例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10 于浩伟;宋芳;李晓红;;农村土地流转需求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尚蒲;罗必良;郑茱馨;;预期收益、资产专用性与农地流转:来自广东省的验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时红秀;张亦工;;合作定价权:农民如何提高对土地的产权实施能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3 张广辉;;农民土地流出意愿研究——基于辽宁西部三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宋金泓;王世秀;高佳;王尧;;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及其市场化引导机制研究——以陕西省白水县为例[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5 王海燕;濮励杰;;土地细碎化问题研究浅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赵晓霞;;基于乡村规划转型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个案研究——以乡域政治研究《小镇喧嚣》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赵晓霞;杨宇振;;基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乡村规划初步研究——以乡域政治研究《小镇喧嚣》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上官丕亮;;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思路——借鉴联邦制经验[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9 贺振华;;农户的外出行为、土地流转与土地配置效率的可能改进[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10 夏永祥;殷杰;卢晓;;流失的地权及相关的思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制保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益丰;三农问题视阈中企业领办农业综合性合作社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刘祖军;福建集体林权流转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滕海峰;欠发达地区土地要素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高雷;水稻种植户生产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李振远;我国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与流转权益保障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朱静辉;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莉君;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绩效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邵挺;二元土地市场、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结构体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昕宇;农民视角下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熊成喜;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规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进军;库区移民安置中农地补偿价格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韩超;浙江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淦;枣庄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韩炳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刘勇;甘肃省典型地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与意愿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杨松坤;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实证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陈玲艳;福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相焕伟;集体土地流转的冷思考[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厉以宁;;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陈丹;唐茂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60年回眸与前瞻[J];城市;2009年10期
3 韩松;我国农民集体所有权的实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4 张英洪;;城乡一体化的根本:破除双重二元结构[J];调研世界;2010年12期
5 柳经纬;;我国土地权利制度的变迁与现状──以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土地财富的分配为视角[J];海峡法学;2010年01期
6 吴兴国;;集体组织成员资格及成员权研究[J];法学杂志;2006年02期
7 张红霞;罗马法上的永佃权制度与我国农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J];法学;1999年09期
8 孟勤国;;物权法如何保护集体财产[J];法学;2006年01期
9 叶剑平,罗伊·普罗斯特曼,徐孝白,杨学成;中国农村土地农户30年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J];管理世界;2000年02期
10 刘凤芹;;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与效果研究:以东北农村为例[J];管理世界;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芸;;试论新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J];法制与社会;2011年33期
2 马平;农民生存、农地制度与法律规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03期
3 冯中锋;法律制度供给与农地制度变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3期
4 邵彦敏;美日现代农地制度的比较与借鉴[J];东北亚论坛;2004年04期
5 付学坤;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创新——从美日农场制度变迁中得到的启示[J];理论探讨;2004年05期
6 刘霞;刍议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创新[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7 何炼成,何林;我国的农地制度与改革[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蒋占峰;苏小娟;;农地制度变革与农民收入:历史回顾与启示[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9 吴玲;李翠霞;;农地稳定与农地调整——农地制度安排的悖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2期
10 李远行;;农地制度上的“两条道路”[J];南风窗;2008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淑军;;浅谈农地制度创新[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刘冬娟;;农地制度创新——农地股份合作制度初探[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徐美银;;外部环境变化、主体认知互动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邓焕民;;国家效用与中国农地制度[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5 韩美琴;;现阶段我国农地制度的创新[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6 殷杰;卢晓;;日本农地制度及其借鉴意义[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武力;王丹莉;;“贫困陷阱”与新中国农地制度变革研究[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张鹏;张安录;;永佃制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李明权;;日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启示[A];山东省科协农科学会群、山东省农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西玉;;农地制度建设若干问题思考[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师范大学 王小平 吕世辰;巩固和完善我国的农地制度[N];人民日报;2013年
2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吴毅;《地根政治》:揭示农地制度新变革的真问题[N];北京日报;2013年
3 王小平 吕世辰;如何巩固和完善我国的农地制度[N];中华合作时报;2013年
4 本报评论员 刘波;农地制度创新破题[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5 张红宇;对当前农地制度创新的几点看法[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6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张红宇;构建以“三权分离”为特征的新型农地制度[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7 整理 王平;农地制度创新应以使用权为核心[N];东方城乡报;2014年
8 汤安中;也谈当前农地制度创新[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9 任显文;解决好农地制度变迁带来的问题[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10 张红宇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构建“三权分离”的新型农地制度[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旭;沿海发达地区农地制度实证研究与思考[D];浙江大学;2002年
2 蒋文华;多视角下的中国农地制度[D];浙江大学;2004年
3 汪军民;中国农地制度的绩效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徐美银;基于农民认知视角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易永锡;中国现阶段农地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7 彭美玉;中国农地制度多样性一般均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柴富成;新疆兵团农地制度变迁与绩效问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9 靳相木;中国农地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10 姜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朝敏;我国农地制度变迁中的公平与效率[D];湖南大学;2004年
2 周芸;新中国农地制度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3 郭永生;建国后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4 张瑞萍;喀斯特地貌自然环境、人口压力与农地制度变迁[D];贵州大学;2008年
5 易萍;建国后我国农地制度变革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甘永春;基于全球视角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路径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7 肖德均;新中国农地制度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8 张学凤;建国后中国农地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易要兵;农地制度变迁的关联分析[D];贵州大学;2007年
10 汪萍;农地制度变革过程中农民的态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81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58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