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立法规制的法律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伊佳;辛nr;;“全面二孩”背景下就业性别歧视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8年06期
2 高明霞;;我国女性就业性别歧视分析[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8年03期
3 李宝诚;;浅析我国就业性别歧视法律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8年32期
4 司晨曦;陈昊;陈志嘉;;就业“男”题背后的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年35期
5 卢杰锋;;就业性别歧视例外审查规则:美国实践及启示[J];妇女研究论丛;2017年02期
6 王坤;;对就业性别歧视法律规制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08期
7 岳玲;;浅析全面二孩政策对就业性别歧视的影响[J];工会博览;2016年08期
8 何霞;;瑞典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立法与实施机制研究[J];反歧视评论;2017年00期
9 王樱洁;;对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的思考[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46期
10 郭慧敏;刘小楠;;就业性别歧视的制度根源及其破解之道——专访西北工业大学郭慧敏教授[J];反歧视评论;2018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辛nr;;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徐敏;刘芳;赵奎;;基于可雇佣性的女性农民工就业性别歧视影响因素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2016妇女权益年度新闻报告[N];中国妇女报;2017年
2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贾莹莹;增设“就业性别歧视”相关案由[N];中国妇女报;2017年
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博士后 南储鑫;提升政策性别敏感 确保妇女权益落到实处[N];中国妇女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奚冬琪;“二孩”和工作,一个都不能少[N];人民政协报;2017年
5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王永钦;从源头上解决就业性别歧视难题[N];中国妇女报;2017年
6 王志贤;妇女公平就业需增强政策保障[N];福建日报;2017年
7 孙晓梅 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完善配套措施 稳妥推进全面两孩政策落实[N];中国妇女报;2017年
8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评论员 莫兰;生育成本理应由社会共同承担[N];中国妇女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陈雪 晋浩天;全面两孩时代:如何“生得下、养得好、教得优”[N];光明日报;2017年
10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高丽;维护公平条款不能误用成就业性别歧视[N];中国妇女报;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丽丽;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立法规制的法律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8年
2 刘洋;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保障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3 巩建鑫;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8年
4 王亚妮;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5 胡佳;台湾地区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6 杨小艳;我国就业性别歧视法律规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7 陈金灿;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8 李红梅;女性就业性别歧视法律规制探析[D];西北大学;2015年
9 王筠;我国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10 杨亚兰;大学毕业生就业性别歧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15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615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