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实施后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20:04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实施后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于1997年修订,其目标是为了激发吉林省的科技创新活力,发挥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以引导、促进、保障我省能够共同发展科技进步。本文主要对这部条例实施后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由于我国目前立法后评价制度尚不健全,本文旨在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角度对一部法律法规的质量,实施效能进行评价。通过条例所涉及到的内容,及其实施后引起的社会效果,经济效果等方面入手,构建能够量化这些效能的指标体系。选用能够对这些指标分析的评价模型,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来回馈条例本身的质量及其实施效果。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来展开对《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实施后效果的评价研究的,首先通过对文献及相关资料的查找对国内外立法后评价研究的现状进行了阐述,说明了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本论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其次是概述了本论文撰写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理论基础。明确了立法后效果评价的概念,特性。对调查问卷法,文献调查法、德尔菲法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是对《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实施后我省的科技进步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概括,主要对吉林省在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的数据分析。总结了条例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实施效果的因素。确定在科技投入与产出选择指标的领域。在了解《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第四部分首先利用典型性原则,确定了评价内容是我省的农业、企业、科研机构投入产出效能,在这三方面构建了《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的实施后评价指标体系。一共设立35个评价指标。最后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条例评价研究。主要阐述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分别确立评价因素集,确立权重集,确定评判集,评价过程。对《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期望能为立法后评价研究工作提供一种合理、适用的评价模型。
【关键词】: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 评价研究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7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一章 绪论7-13
  • 1.1 选题的研究意义7-8
  • 1.2 选题的背景8-11
  • 1.2.1 国外研究现状8-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2.3 《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评价研究的现状11
  • 1.3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11-13
  • 1.3.1 主要内容11
  • 1.3.2 论文的创新点11-13
  • 第二章 立法后评价的理论综述13-19
  • 2.1 立法后效果评价13-14
  • 2.1.1 立法后效果评价的概念界定13
  • 2.1.2 立法后评价的特性13-14
  • 2.2 立法后评价的方法14-17
  • 2.3 评价模型的选择17-19
  • 2.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17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17-18
  • 2.3.3 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原因18-19
  • 第三章 条例实施后的现状分析19-26
  • 3.1 条例实施后吉林省科技进步情况19-21
  • 3.1.1 条例作用下科技投入的现状分析19-20
  • 3.1.2 条例作用下科技产出的现状分析20-21
  • 3.2 吉林省科技进步存在的问题21-24
  • 3.2.1 科技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22-23
  • 3.2.2 科技产出方面存在的问题23-24
  • 3.3 影响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有效实施的因素分析24-26
  • 3.3.1 科研投入水平因素24-25
  • 3.3.2 人力资本因素25
  • 3.3.3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25
  • 3.3.4 经济结构因素25-26
  • 第四章 《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6-32
  • 4.1 评价内容及原则26-27
  • 4.1.1 确评价内容26-27
  • 4.1.2 选择指标的原则27
  • 4.2 《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实施后评价指标的构建27-32
  • 4.2.1 指标的初选28
  • 4.2.2 条例实施后科技投入方面的评价指标28-30
  • 4.2.3 条例实施后对科技产出效果的评价指标30-32
  • 第五章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32-43
  • 5.1 评价模型的建立和步骤32-34
  • 5.1.1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32-33
  • 5.1.2 确定评价对象的评语集33
  • 5.1.3 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33
  • 5.1.4 单项指标模糊评价,确定矩阵33-34
  • 5.1.5 对评价结果分析34
  • 5.2 评价模型在《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的应用34-43
  • 5.2.1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34-35
  • 5.2.2 确定评价对象的评语集35-39
  • 5.2.3 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39-40
  • 5.2.4 进行单因素模糊评价,确立模糊关系矩阵R40-43
  • 第六章 结论43-45
  • 致谢45-46
  • 参考文献46-48
  • 作者简介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颂平;陈秀毅;;医院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当代经济;2012年05期

2 刘宇;;浅议立法后评估[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10期

3 ;广东科技机构[J];广东科技;2004年09期

4 周亚雄;甘肃省县域经济与科技进步态势分析[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宋迎军;论法律实施[J];河北法学;1995年05期

6 刘元春;;吉林省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分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7 於一鸣;一种评估技术进步的DEA方法[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刘洪,赵曙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观念与政策体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9期

9 刘平;;我国当前知识产权奖励政策存在的偏差及其调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6期

10 胡祖光;;正确测度技术进步的作用——评《呼市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策略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198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国明;[N];文汇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桂春雷;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柳克;吉林省科技进步态势和政府支持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实施后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09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0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