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加强网络实名制法律保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05:16

  本文关键词:加强网络实名制法律保障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一场科学技术的革新早已经悄然开始,它的影响如此深入。人们通过互联网能够享受各种即时通信应用服务,轻松实现相互之间即时的信息、图片、语音和视频传递、发布功能;也能够通过登录各大电子商务站点实现足不出户购买称心如意的商品的愿望使得整个购物过程变得更加便捷和省时。人们的生活早已经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互联网正日益成为当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然而,人们在享受着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之时,也在不断忍受互联网带来的不利影响。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成为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造谣诽谤行为、不良信息传播的高发领域。因此亟待通过法律法规对人们的互联网行为加以规制。互联网带来的问题其根源就是互联网的匿名性。在互联网发展方面,韩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是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韩国也是在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实行的网络实名制的国家。为解决互联网匿名性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韩国率先在国内全面实行网络实名制。韩国的经验给我国互联网实名制立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将基于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以及韩国的实践,探讨由此引发的互联网匿名性问题以及相应解决方案。首先,本文将对互联网相关概念(IPv4, IPv6)以及互联网带来的诸多法律问题进行介绍;其次,本文将对中韩两国网络实名制发展进行对比,进而揭示网络实名制的重要作用;再次,本文将对中韩网络实名制的立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并基于此揭示出我国网络实名制立法的不足之处;最后,本文在基于上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网络实名制相关的信息技术及法律制度的合理化建议。通过本文对于我国互联网实名制的相关分析,笔者希望能够通过IPv6技术实现网络实名制的方案,解决在网络实名制实施过程中如何保护互联网使用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如何管理互联网使用者在现实社会的真实身份与互联网中的身份等问题。通过技术方面的改进使网络实名制在技术实践中更加可行、可操作,为网络实名制法律制度的制定、完善提供辅助作用。最终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司法机关、政府相关部门能够真正有效的推行网络实名制的更全面更切实的进步,建立一个和谐、健康、良性发展的互联网环境,为社会提供正能量和前进动力。
【关键词】:网络实名制 IPv6 法律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我国互联网发展及法律问题综述10-16
  • 第一节 互联网相关概念介绍10-11
  • 一、IPv4简介10
  • 二、IPv6简介10-11
  • 第二节 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11-12
  • 第三节 互联网匿名性带来的法律问题12-15
  • 一、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13
  • 二、挑战人们的道德观念13
  • 三、导致犯罪频发13-14
  • 四、对人们精神意志的负面作用14
  • 五、人肉搜索的问题14-15
  • 第四节 IPv4背景下实现网络实名制的技术障碍15-16
  • 第二章 中韩网络实名制对比分析16-27
  • 第一节 网络实名制的内涵与作用16-22
  • 一、网络实名制的含义分析16-17
  • 二、网络实名制的特性分析17-18
  • 三、网络实名制的作用18-22
  • 第二节 中韩网络实名制的发展22-27
  • 一、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发展22-25
  • 二、国内网络实名制的发展25-27
  • 第三章 中韩网络实名制立法现状研究27-35
  • 第一节 韩国网络实名制立法27-29
  • 一、网络实名制法律制度的发端27-28
  • 二、网络实名制法律制度的完善28
  • 三、网络实名制终止28-29
  • 第二节 国内网络实名制立法29-32
  • 一、针对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立法29-30
  • 二、针对互联网使用者的立法30-32
  • 第三节 中韩网络实名制特点分析32-34
  • 一、韩国网络实名制特点32-33
  • 二、中国网络实名制特点33-34
  • 第四节 我国网络实名制相关立法的不足之处34-35
  • 一、立法不完善,制度覆盖面不全34-35
  • 二、执行混乱,权责分配不明确35
  • 三、权利保障不足,缺乏救济途径35
  • 第四章 网络实名制的信息技术及法律制度完善的研究35-43
  • 第一节 利用IPv6完善网络实名制35-38
  • 一、IPv6协议为网络实名制带来的技术前景36-37
  • 二、IPv6网络实名制的实现机制研究37-38
  • 第二节 网络实名制法律制度建构探讨38-43
  • 一、立法39-40
  • 二、司法40
  • 三、执法40-42
  • 四、其他方面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敏;洪玲;;网络实名制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安全;2009年10期


  本文关键词:加强网络实名制法律保障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12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1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