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发布时间:2017-04-18 20:12
本文关键词: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与防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直接涉及到劳动者的核心利益,劳动者有可能会因此失业且得不到任何补偿。实践中,因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也多产生纠纷,所以也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中关注的热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我国对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规制的严格程度又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由此增加了用人单位在这方面的法律风险。现有法律仍有不完善之处也给用人单位的运用带来一定的难度。用人单位在实际运用也存在许多误区,如适用不当,容易被裁判机关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就因为这些风险的存在,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以作系统的梳理。本文立足于实务研究,重点分析产生此法律风险的原因并探讨在现有法律规制下,用人单位如何通过内部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降低在这方面的法律风险。这对于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利益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我国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制度规定进行介绍和评析。对我国关于此制度规定全面了解是用人单位做好防范法律风险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我国在此制度上特点及法律的变化说明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时法律风险增加。因此,这对于用人单位做好相关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用人单位在实际运用中容易出现法律风险的原因。一方面对法律的规定作更进一步详细解读并作一定的法理分析,另一方面详细分析用人单位运用中容易出现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本部分还采取案例分析的形式解析司法部门的裁判思路。第三部分,针对以上风险出现的原因,以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为依据,参考司法裁判实务经验,结合管理知识提出四种具体的防范措施。最终说明通过用人单位采取有效的内部防范措施,能够把法律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防范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5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一、我国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制度演进过程及评析11-19
- (一)我国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制度的演进过程11-13
- 1.1995年《劳动法》实施前的有关规定11
- 2.1995年《劳动法》实施后的有关规定11-12
- 3.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规定12-13
- (二)对我国现行规定的评析13-19
- 1. 法律规制水平全方位提高使用人单位在运用上法律风险增大14-17
- 2. 我国法律不完善之处也增加了用人单位运用中的法律风险17-19
- 二、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的主要成因19-29
- (一)解除理由不合法19-23
- 1. 有关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19-20
- 2. 有关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20-21
- 3. 有关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21-22
- 4. 有关劳动者因兼职对本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或拒不改正的22
- 5. 有关劳动者过错行为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22-23
- (二)未依法履行通知工会程序23-26
- (三)无相关证据或证据不充分26-29
- 三、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法律风险的具体防范29-36
- (一)完善规章制度,为即时解除提供充分依据29-31
- 1. 建立严密型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29
- 2. 将多发争议的模糊用语在规章制度之中予以明确界定29-31
- (二)注重民主参与和监督程序31-33
- 1. 制定规章制度时的民主程序31-32
- 2. 解除时的民主程序32-33
- (三)增强证据意识,实行书面化管理33-34
- (四)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参谋作用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艳;;对我国解雇行为程序规制内容的探讨[J];中国劳动;2014年07期
2 周春华;刘俊;;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研究[J];法学论坛;2008年05期
3 张勇健;韩延斌;王林清;;《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13年07期
本文关键词: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与防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15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