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海上溢油生态损害赔偿立法不足与完善 ——以“康菲”和“深水地平线”溢油事故之比较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1-07-10 23:41
石油工业不断发展,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频发不断的海上溢油事故。“康菲”溢油事故和“深水地平线”溢油事故作为国内外历史上最严重的海上溢油事故,在一般性财产损害依然是争议焦点的同时,其导致的海洋生态损害也引起了法学界的空前关注。很多学者以两个事故为契机,对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赔偿立法予以剖析。本文认同其中的部分观点,但本文创新点在于在对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相关的基本概念予以界定和辨析的基础之上,将两个事故予以拆分,以二者涉及的海洋生态损害赔偿法律问题逐一比较为视角,研究我国海上溢油生态损害赔偿立法之不足。最后,本文结合比较中所得出的结论和我国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参照美国法,提出完善我国海上溢油生态损害赔偿立法的可行性建议。并提倡多部门协作配合,加大我国在海洋生态损害赔偿立法的资金投入和评估体系的科研投入,以期加快我国这方面的立法进程。本文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对海上溢油生态损害涉及的相关概念予以界定和辨析。该章主要涉及海洋生态的概念及其与海洋环境、海洋资源的概念的辨析,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及其与海洋环境损害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概念予以界定。第二章将两个事故予以拆分,以二者涉及的...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海上溢油生态损害概述
(一) 海洋生态的概念
1. 海洋生态与海洋环境
2. 海洋生态与海洋资源
(二) 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
1. 海洋环境损害的概念
2. 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
3. 海洋生态损害和海洋环境损害的关系
(三) 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概念
二、比较视角看我国海上溢油生态损害赔偿立法之不足
(一) 海洋生态损害的法学含义和赔偿范围
1. 两事故之比较
2. 我国之不足
(二) 索赔主体和责任主体
1. 两事故之比较
2. 我国之不足
(三) 索赔数额和评估标准
1. 两事故之比较
2. 我国之不足
(四) 赔偿基金
1. 两事故之比较
2. 我国之不足
三、我国海上溢油生态损害赔偿立法之完善
(一) 全面认知海洋生态损害相关法律概念为基础
1. 海洋生态损害的特殊性
2. 责任承担的多样性和单一性
3. 溢油来源多样性
(二) 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
1. 界定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并列明赔偿范围
2. 解决索赔主体冲突并明确责任主体
3. 授权《技术导则》并细化评估程序
4. 完善赔偿基金制度
(三)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渤海溢油事故海洋生态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J]. 刘丹,夏霁. 河北法学. 2012(04)
[2]建立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多元化法律救济机制——以康菲溢油污染事件为背景[J]. 柯坚.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2(01)
[3]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基金:基本原理与制度构建[J]. 张新宝,岳业鹏.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01)
[4]如何追究康菲石油公司的法律责任[J]. 田洪鋆. 环境保护. 2012(01)
[5]中国应对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立法进路[J]. 梅宏.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11(04)
[6]墨西哥湾溢油事件之法律透视[J]. 向在胜. 美国研究. 2011(04)
[7]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的完善建议[J]. 韩立新.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7(00)
[8]论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中的诉讼原告[J]. 戚道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本文编号:3276880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海上溢油生态损害概述
(一) 海洋生态的概念
1. 海洋生态与海洋环境
2. 海洋生态与海洋资源
(二) 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
1. 海洋环境损害的概念
2. 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
3. 海洋生态损害和海洋环境损害的关系
(三) 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概念
二、比较视角看我国海上溢油生态损害赔偿立法之不足
(一) 海洋生态损害的法学含义和赔偿范围
1. 两事故之比较
2. 我国之不足
(二) 索赔主体和责任主体
1. 两事故之比较
2. 我国之不足
(三) 索赔数额和评估标准
1. 两事故之比较
2. 我国之不足
(四) 赔偿基金
1. 两事故之比较
2. 我国之不足
三、我国海上溢油生态损害赔偿立法之完善
(一) 全面认知海洋生态损害相关法律概念为基础
1. 海洋生态损害的特殊性
2. 责任承担的多样性和单一性
3. 溢油来源多样性
(二) 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
1. 界定海洋生态损害的概念并列明赔偿范围
2. 解决索赔主体冲突并明确责任主体
3. 授权《技术导则》并细化评估程序
4. 完善赔偿基金制度
(三)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渤海溢油事故海洋生态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J]. 刘丹,夏霁. 河北法学. 2012(04)
[2]建立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多元化法律救济机制——以康菲溢油污染事件为背景[J]. 柯坚.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2(01)
[3]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基金:基本原理与制度构建[J]. 张新宝,岳业鹏.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01)
[4]如何追究康菲石油公司的法律责任[J]. 田洪鋆. 环境保护. 2012(01)
[5]中国应对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立法进路[J]. 梅宏.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11(04)
[6]墨西哥湾溢油事件之法律透视[J]. 向在胜. 美国研究. 2011(04)
[7]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的完善建议[J]. 韩立新.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7(00)
[8]论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中的诉讼原告[J]. 戚道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本文编号:3276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276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