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慈善组织监督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3 15:26
慈善事业被称为“第三次分配”,在救助贫困人口、社会保障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而慈善组织作为慈善事业的载体,具体承担和执行各种慈善公益活动。然而连续发生的慈善风波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前有影响恶劣的“无锡尚德公司诈捐事件”等,而今又曝出“吴花燕事件”,再一次引起人们的注意,对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产生质疑。长此以往,将导致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不复存在。而公信力是慈善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失去了公信力,慈善组织便难以维系,进而影响慈善事业的发展。要想维护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仅提供支持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其加以监督,这也使我们意识到对慈善组织进行监督的必要性。我国慈善事业起步晚,然而在这四十多年间却成长迅速,与之配套的法律和制度也是在一步步的摸索中取得的。制度作为有效的规则,对于事物的良好发展和运行是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的,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我国慈善组织的监督制度。本文章从五部分进行阐述与分析,第一章绪论中对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了介绍。我国慈善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慈善组织作为慈善事业的载体,欲使慈善事业更加良好健...
【文章来源】: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吴花燕事件概述
2.1 吴花燕事件简介
2.2 吴花燕事件反映的慈善组织监督问题
第三章 我国慈善组织监督的制度现状
3.1 内部监督
3.2 行政监督
3.3 社会监督
3.3.1 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监督
3.3.2 行业监督
3.3.3 利益相关者的监督
第四章 我国慈善组织监督制度存在的缺陷
4.1 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4.2 行政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
4.2.1 税务机关监督存在不足
4.2.2 行政机关对慈善组织的干预影响监督职能
4.3 社会监督制度不健全
4.3.1 第三方评估制度不完善
4.3.2 行业组织监督存在不足
第五章 完善我国慈善组织监督制度的路径
5.1 确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5.2 完善行政监督制度
5.2.1 加强税务机关的监督
5.2.2 减少行政机关的干预
5.3 健全社会监督制度
5.3.1 完善第三方评估制度
5.3.2 完善行业组织自律制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阳光透明,是慈善组织最好的天然养分——兼评《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发布[J]. 张凌霄. 中国社会组织. 2018(16)
[2]《慈善法》实施后慈善组织监管机制构建的挑战与因应[J]. 胡小军. 学术探索. 2018(04)
[3]第三方评估的政策演进及其趋势[J]. 袁铭健. 党政论坛. 2017(12)
[4]第三方评估在重塑慈善组织公信力中的作用研究[J]. 梁璞璞,覃丽芳. 法制与社会. 2017(21)
[5]我国慈善募捐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国际经验借鉴[J]. 钟晓慧,陈安娜. 岭南学刊. 2017(02)
[6]预防与追惩:慈善组织政府监督的价值取向与制度完善[J]. 李慧敏. 社会科学研究. 2017(01)
[7]慈善组织的概念界定、制度创新与实施前瞻[J]. 杨思斌,李佩瑶.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8]国外慈善捐赠税收激励政策取向及我国优惠政策的完善[J]. 曲顺兰,王丛,崔红霞.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05)
[9]我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透明度分析[J]. 李瑞敏. 财经界(学术版). 2016(15)
[10]加强政府引导完善体系建设 着力打造“慈善北京”品牌[J]. 中国民政. 2016(13)
博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D]. 王猛.湖南师范大学 2015
[2]慈善性公益法人研究[D]. 李芳.山东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中国慈善公开募捐法治化研究[D]. 龚李雪.广西大学 2019
[2]官办慈善组织内部治理路径完善研究[D]. 李锋.山东大学 2018
[3]我国慈善组织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魏祥胜.重庆大学 2015
[4]我国慈善组织监督机制研究[D]. 吴婧.湖南师范大学 2013
[5]慈善组织的法律监督制度研究[D]. 孙继梅.山东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82317
【文章来源】: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吴花燕事件概述
2.1 吴花燕事件简介
2.2 吴花燕事件反映的慈善组织监督问题
第三章 我国慈善组织监督的制度现状
3.1 内部监督
3.2 行政监督
3.3 社会监督
3.3.1 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监督
3.3.2 行业监督
3.3.3 利益相关者的监督
第四章 我国慈善组织监督制度存在的缺陷
4.1 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4.2 行政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
4.2.1 税务机关监督存在不足
4.2.2 行政机关对慈善组织的干预影响监督职能
4.3 社会监督制度不健全
4.3.1 第三方评估制度不完善
4.3.2 行业组织监督存在不足
第五章 完善我国慈善组织监督制度的路径
5.1 确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5.2 完善行政监督制度
5.2.1 加强税务机关的监督
5.2.2 减少行政机关的干预
5.3 健全社会监督制度
5.3.1 完善第三方评估制度
5.3.2 完善行业组织自律制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阳光透明,是慈善组织最好的天然养分——兼评《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发布[J]. 张凌霄. 中国社会组织. 2018(16)
[2]《慈善法》实施后慈善组织监管机制构建的挑战与因应[J]. 胡小军. 学术探索. 2018(04)
[3]第三方评估的政策演进及其趋势[J]. 袁铭健. 党政论坛. 2017(12)
[4]第三方评估在重塑慈善组织公信力中的作用研究[J]. 梁璞璞,覃丽芳. 法制与社会. 2017(21)
[5]我国慈善募捐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国际经验借鉴[J]. 钟晓慧,陈安娜. 岭南学刊. 2017(02)
[6]预防与追惩:慈善组织政府监督的价值取向与制度完善[J]. 李慧敏. 社会科学研究. 2017(01)
[7]慈善组织的概念界定、制度创新与实施前瞻[J]. 杨思斌,李佩瑶.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8]国外慈善捐赠税收激励政策取向及我国优惠政策的完善[J]. 曲顺兰,王丛,崔红霞.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05)
[9]我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透明度分析[J]. 李瑞敏. 财经界(学术版). 2016(15)
[10]加强政府引导完善体系建设 着力打造“慈善北京”品牌[J]. 中国民政. 2016(13)
博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研究[D]. 王猛.湖南师范大学 2015
[2]慈善性公益法人研究[D]. 李芳.山东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中国慈善公开募捐法治化研究[D]. 龚李雪.广西大学 2019
[2]官办慈善组织内部治理路径完善研究[D]. 李锋.山东大学 2018
[3]我国慈善组织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魏祥胜.重庆大学 2015
[4]我国慈善组织监督机制研究[D]. 吴婧.湖南师范大学 2013
[5]慈善组织的法律监督制度研究[D]. 孙继梅.山东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82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28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