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研究 ——以“长青医院医闹事件”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06 06:04
医疗纠纷越演越烈,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问题。各项研究资料显示,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以来,医疗纠纷数量逐年增长暴力程度越来越严重,导致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对医患关系的良好建设及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由于医疗纠纷越来越多,所以,患者和医生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医疗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旦出现医疗纠纷,人们都会倾向于医院自身的问题,对于医院的抱着一定的看法,由于解决纠纷问题所需要的费用非常昂贵,所以人们通常不采用正常法律手段来进行解决,一般都是直接停留在医院,采用非法律手段进行解决,甚至会破坏医院的公共医疗设备,以此来达到病人的目的或者来进行情绪的宣泄。根据我国卫生部门的统计,我国在2002年发生了5093起医疗纠纷问题,其中在暴利手段解决下受到伤害的医生达到2604人,这种情况让医院损失了6709万的财产,而且,随着时间的流失,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大,我国在2006年发生这种情况的事件已经多达9831起,...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案例
第一章 医疗纠纷的概述
1.1 医疗纠纷的概述
1.1.1 医疗纠纷的概念
1.1.2 医疗纠纷的特点
1.2 医疗纠纷的现状
1.3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
1.3.1 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与患者的需求不平衡理论
1.3.2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理论
1.3.3 医患之间存在沟通障碍理论
第二章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概述
2.1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概念
2.2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意义
2.3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优点
2.3.1 降低成本论
2.3.2 降低医患矛盾论
2.3.3 损害赔偿合理论
2.3.4 避讼论
2.4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
2.4.1 适应中国传统的文化
2.4.2 适应医疗纠纷的性质
第三章 对长青医闹事件第三方调解及我国现行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分析
3.1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在长青医闹事件中失败原因分析
3.1.1 卫生局临时指派组成调解的第三方是调解失败的根本原因
3.1.2 调解缺少统一的赔偿标准规定这是第三方调解失败的重要原因
3.1.3 赔偿资金由医院自身支付是导致第三方调解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
3.2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在我国的实践模式分析
3.2.1 北京模式的特点
3.2.2 天津模式的特点
3.2.3 上海模式的特点
3.2.4 宁波模式的特点
3.2.5 南京模式的特点
3.2.6 深圳模式的特点
3.3 中国化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
3.3.1 人民调解制度是调解的基础
3.3.2 医疗保险责任制度在调解中的作用
3.3.3 警方的支持作为保障
3.4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模式在我国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4.1 医疗纠纷中第三方调解能力亟待不断升高
3.4.2 医疗纠纷中第三方调解和法律诉讼缺乏良好的耦合性
3.4.3 第三方调解达成协议后的法律效力缺乏执行效率
3.4.4 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并不完善
第四章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构建思考与发展建议
4.1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在我国的构建思考
4.1.1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建
4.1.2 允分做好双向保险制度参与医疗事故赔偿工作
4.2 对于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发展建议
4.2.1 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4.2.2 保证第三方的中立性和公正性
4.2.3 做好司法程序的支持
4.2.4 做好立法的强有力支持
4.2.5 做好调解监督工作
4.2.6 不断调整医疗纠纷理赔的法律依据
4.3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模式的重新构设
4.3.1 再细化“宁波模式”形成“新宁波模式”
4.3.2 “政府参与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325218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案例
第一章 医疗纠纷的概述
1.1 医疗纠纷的概述
1.1.1 医疗纠纷的概念
1.1.2 医疗纠纷的特点
1.2 医疗纠纷的现状
1.3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
1.3.1 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与患者的需求不平衡理论
1.3.2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理论
1.3.3 医患之间存在沟通障碍理论
第二章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概述
2.1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概念
2.2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意义
2.3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优点
2.3.1 降低成本论
2.3.2 降低医患矛盾论
2.3.3 损害赔偿合理论
2.3.4 避讼论
2.4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
2.4.1 适应中国传统的文化
2.4.2 适应医疗纠纷的性质
第三章 对长青医闹事件第三方调解及我国现行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分析
3.1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在长青医闹事件中失败原因分析
3.1.1 卫生局临时指派组成调解的第三方是调解失败的根本原因
3.1.2 调解缺少统一的赔偿标准规定这是第三方调解失败的重要原因
3.1.3 赔偿资金由医院自身支付是导致第三方调解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
3.2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在我国的实践模式分析
3.2.1 北京模式的特点
3.2.2 天津模式的特点
3.2.3 上海模式的特点
3.2.4 宁波模式的特点
3.2.5 南京模式的特点
3.2.6 深圳模式的特点
3.3 中国化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
3.3.1 人民调解制度是调解的基础
3.3.2 医疗保险责任制度在调解中的作用
3.3.3 警方的支持作为保障
3.4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模式在我国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4.1 医疗纠纷中第三方调解能力亟待不断升高
3.4.2 医疗纠纷中第三方调解和法律诉讼缺乏良好的耦合性
3.4.3 第三方调解达成协议后的法律效力缺乏执行效率
3.4.4 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并不完善
第四章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构建思考与发展建议
4.1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在我国的构建思考
4.1.1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建
4.1.2 允分做好双向保险制度参与医疗事故赔偿工作
4.2 对于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发展建议
4.2.1 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4.2.2 保证第三方的中立性和公正性
4.2.3 做好司法程序的支持
4.2.4 做好立法的强有力支持
4.2.5 做好调解监督工作
4.2.6 不断调整医疗纠纷理赔的法律依据
4.3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模式的重新构设
4.3.1 再细化“宁波模式”形成“新宁波模式”
4.3.2 “政府参与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325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32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