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争议的几种特别救济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8 02:53
我国的行政救济是随着商品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发展的,行政救济对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权益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是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法律制度。近年来,随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法律制度的的建立,我国行政救济制度日趋完善。但是由于行政管理领域自身广度和深度的拓展,行政行为的失误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情感上的伤害,难以通过现行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传统救济渠道得到救济,而且我国行政救济的立法技术和立法指导思想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救济的程序不规范,职权的划分不明确,救济的范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应积极探索新的救济途径。纵观我国行政法治的发展,行政救济领域呈现出救济类型多样化,救济范围扩大化,救济标准合理化等发展趋势,其中主要有行政中诉、信访制度和行政补偿制度等新的行政救济制度。行政申诉是宪法所确认的公民申诉权的重要内容,行政申诉制度是充分保障申诉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由于我国申诉立法滞后,法律调控手段欠缺,目前作为解决行政争议、保障公民申诉权的行政申诉制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对立法作出修改,使行政申诉制度进一步统一,创设行政申诉机关,使之成为独立的机关,并且...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行政争议救济制度相关问题概述
1.1 行政违法与行政侵权
1.2 行政争议的法学考察
2 行政争议救济制度的基本理论范畴
2.1 行政争议救济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2.2 行政争议救济制度的途径与方式
2.2.1 行政救济的途径
2.2.2 行政救济的方式
2.3 行政争议救济的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3 目前我国行政争议救济制度的不足以及路径选择与趋势
3.1 我国行政争议救济理论及实践的滞后
3.2 我国行政争议救济制度的路径选择与趋势
4 几种特别的行政争议救济制度研究
4.1 行政申诉
4.1.1 行政申诉的性质及现状分析
4.1.2 完善行政申诉制度的建议
4.2 信访制度
4.2.1 信访的特点
4.2.2 信访的价值
4.2.3 信访存在的问题
4.2.4 信访的改革方向
4.3 行政补偿
4.3.1 行政补偿的概念
4.3.2 行政补偿制度的历史发展
4.3.3 行政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宪法依据
4.3.4 我国行政补偿的范围
4.3.5 行政补偿的方式
4.3.6 目前我国行政补偿的标准及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申诉权的宪法定性问题研究[J]. 张占杰,金凝. 法制与社会. 2009(36)
[2]从中国的信访制度到德国的请求申诉制度[J]. 黄礼登. 检察风云. 2009(23)
[3]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J]. 黄涧秋. 理论导刊. 2009(08)
[4]信访:过滤纠纷过程和压力机制[J]. 谢天长.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6)
[5]行政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J]. 崔卓兰,王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6]从人权的角度审视我国的信访权及信访制度[J]. 李颀. 法制与社会. 2007(07)
[7]十字路口话法治[J]. 夏勇. 书摘. 2007(06)
[8]建立行政申诉制度的意义及其制度设计[J]. 李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1)
[9]“信访权”之宪法定位[J]. 杜承铭,朱孔武.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10]法社会学视野下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J]. 蔡仕鹏. 中国法学. 2006(03)
本文编号:3329068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行政争议救济制度相关问题概述
1.1 行政违法与行政侵权
1.2 行政争议的法学考察
2 行政争议救济制度的基本理论范畴
2.1 行政争议救济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2.2 行政争议救济制度的途径与方式
2.2.1 行政救济的途径
2.2.2 行政救济的方式
2.3 行政争议救济的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3 目前我国行政争议救济制度的不足以及路径选择与趋势
3.1 我国行政争议救济理论及实践的滞后
3.2 我国行政争议救济制度的路径选择与趋势
4 几种特别的行政争议救济制度研究
4.1 行政申诉
4.1.1 行政申诉的性质及现状分析
4.1.2 完善行政申诉制度的建议
4.2 信访制度
4.2.1 信访的特点
4.2.2 信访的价值
4.2.3 信访存在的问题
4.2.4 信访的改革方向
4.3 行政补偿
4.3.1 行政补偿的概念
4.3.2 行政补偿制度的历史发展
4.3.3 行政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宪法依据
4.3.4 我国行政补偿的范围
4.3.5 行政补偿的方式
4.3.6 目前我国行政补偿的标准及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申诉权的宪法定性问题研究[J]. 张占杰,金凝. 法制与社会. 2009(36)
[2]从中国的信访制度到德国的请求申诉制度[J]. 黄礼登. 检察风云. 2009(23)
[3]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J]. 黄涧秋. 理论导刊. 2009(08)
[4]信访:过滤纠纷过程和压力机制[J]. 谢天长.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6)
[5]行政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J]. 崔卓兰,王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6]从人权的角度审视我国的信访权及信访制度[J]. 李颀. 法制与社会. 2007(07)
[7]十字路口话法治[J]. 夏勇. 书摘. 2007(06)
[8]建立行政申诉制度的意义及其制度设计[J]. 李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1)
[9]“信访权”之宪法定位[J]. 杜承铭,朱孔武.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10]法社会学视野下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J]. 蔡仕鹏. 中国法学. 2006(03)
本文编号:3329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329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