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农地“三权分置”对乡村治理结构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8 23:57
  农村土地制度与乡村治理之间存在紧密互动关系,探究农地"三权分置"对乡村治理结构的影响对创新土地制度和完善乡村治理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分析农地"三权分置"下的权利主体及其权利主张、乡村主体及主体行为、乡村社会与社会治理等问题,揭示农地"三权分置"对乡村治理结构的作用机制和改进路径。结果表明,在农地"三权分置"情形下,农地权利结构变化导致农地权利主张变化,进而引起乡村主体的变化和主体行为的变化;农地权利结构变化导致乡村社会构成和乡村治理模式的变化;农地权利结构变化通过乡村治理主体、乡村治理资源、乡村治理空间环境等乡村治理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根据农地权利结构变化引致各种变化,制定制度与政策来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成为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 

【文章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2020,(2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农地“三权分置”下的权利主体与权利主张的变化
    (一)农地“三权分置”下的农地权利主体
        1. 农地所有权主体
        2. 农地承包权主体
        3. 农地经营权主体
    (二)农地“三权分置”下的主体权利主张
        1. 农民集体权利主张
        2. 农户的权利主张
        3. 农地经营者的权利主张
二、农地“三权分置”下的乡村主体与主体行为的变化
    (一)农地“三权分置”下的乡村主体
    (二)农地“三权分置”下的乡村主体行为
三、农地“三权分置”下的乡村社会与社会治理的变化
    (一)农地“三权分置”下的乡村社会
    (二)农地“三权分置”下的社会治理
四、农地“三权分置”对乡村治理结构的影响机制与改进路径
    (一)农地“三权分置”下乡村治理结构的影响机制
        1. 乡村治理主体的多样化。
        2. 乡村治理资源的整合并组。
        3. 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的现代化。
        4. 乡村治理结构的优化提升。
    (二)农地“三权分置”下乡村治理结构的改进路径
        1. 精进乡村治理的人才结构。
        2. 引入新型的乡村自治形式。
        3. 塑造良好的乡村治理空间结构。
五、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性质阐释[J]. 蔡立东.  交大法学. 2018(04)
[2]中国乡村治理结构变迁与现实观照[J]. 王玉霞,李灵异.  河南社会科学. 2018(06)
[3]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 张天佐,赵长保,张海阳,李冠佑.  当代农村财经. 2018(02)
[4]论“三权分置”中的土地经营权[J]. 丁文.  清华法学. 2018(01)
[5]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主体的实践样态与规范解释[J]. 姜红利,宋宗宇.  中国农村观察. 2017(06)
[6]土地“三权分置”下的农村治理研究[J]. 王贝.  农业经济. 2017(08)
[7]宋代乡村的土地流转、阶层分化及社会治理转型[J]. 王文兵,王铁成.  学术探索. 2017(07)
[8]中国乡村基层治理的演进及内在逻辑[J]. 何植民,陈齐铭.  行政论坛. 2017(03)
[9]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主体及农户内部关系研究[J]. 张晓滨,叶艳妹,靳相木.  中国土地科学. 2017(03)
[10]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利用权实现的目标诉求与进路选择[J]. 杨青贵.  经济法论坛. 2015(01)

硕士论文
[1]农村土地确权流转下的乡村治理转型研究[D]. 曾妮.浙江财经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00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400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e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