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自然保护区“封闭式”保护合理性研究——西双版纳亚洲象肇事事件反思

发布时间:2021-11-20 19:13
  通过梳理中国自然保护区"封闭式"保护的演进逻辑,结合云南省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封闭式"保护模式案例,讨论该地野生亚洲象肇事事件的成因。结果发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封闭式"保护模式为野生亚洲象保护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象群数量增多。但是,这种保护方式,一方面忽略了已有的人象相处模式,另一方面没有加入对亚洲象生存空间承载力的考量,进而造成了亚洲象食物来源减少、生存空间岛屿化等问题,导致亚洲象与周边社区冲突不断。因此,十分有必要重新审慎这种模式的不合理之处,探索"封闭式"保护的突破口。 

【文章来源】:林业经济问题. 2020,4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封闭式”保护模式演进逻辑
    1.1 禁伐与禁猎阶段
    1.2 禁止从事生产生活阶段
    1.3 打造无人区阶段
2 “封闭式”保护模式在西双版纳
    2.1 保护区概况
    2.2 “封闭式”保护模式——保护区与居民区相隔离
    2.3 野生亚洲象肇事事实与成因
3 探索“封闭式”保护的突破口
    3.1 以生态系统容量为基准,合理划定保护规模
    3.2 尊重社区传统利用方式,构建人与生态系统共生关系
    3.3 还原真实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
4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公园治理体系热点话语和难点问题辨析[J]. 刘金龙,赵佳程,徐拓远,时卫平.  环境保护. 2017(14)
[2]为何和如何让“国家公园实行更严格保护”[J]. 苏杨.  中国发展观察. 2017(01)
[3]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现状与展望[J]. 郭子良,王清春,崔国发.  世界林业研究. 2016(05)
[4]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模式的转型探索研究[J]. 沈兴兴,虞慧怡.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5(11)
[5]我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J]. 沈兴兴,马忠玉,曾贤刚.  生物多样性. 2015(05)
[6]基于PEST模型的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探讨[J]. 赵希勇,张明海,马建章.  林业经济问题. 2015(03)
[7]《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发布[J]. 郭崇云.  纸和造纸. 2014(06)
[8]自然保护区管理文献综述[J]. 陈丽娟,陈传明,艾金泉,郑行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12)
[9]森林资源参与式社区共管治理模式的构造[J]. 曹爱军.  贵州社会科学. 2009(04)
[10]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的缺陷与完善[J]. 颜士鹏.  科技与法律. 2005(03)

博士论文
[1]中国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管理模式研究[D]. 张晓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自然保护区参与式管理研究[D]. 李文秀.兰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07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07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2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