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1 23:42
  我国法律规定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两种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方式,两者具有各自优势,相互独立,在解决行政纠纷方面有着互相无法替代的作用。目前由于两者在衔接问题上存在一定问题,导致了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存在了脱节、矛盾,不能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作用。因此,研究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问题已是非常重要及必要的。本文首先分析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衔接制度的理论基础,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各自理论及相关理论进行讨论。再对目前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德国、美国和日本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制度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对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制度完善的借鉴之处。最后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完善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诉讼衔接制度的建议。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0.2 相关文献综述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制度
    0.3 本文的研究框架
    0.4 研究方法
    0.5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制度的理论基础
    1.1 行政复议制度的理论基础
        1.1.1 行政复议在我国救济体系的地位
        1.1.2 行政复议制度的性质定位
    1.2 行政诉讼理论基础
    1.3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理论
2.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存在的问题
    2.1 衔接模式的问题
        2.1.1 衔接模式现状
        2.1.2 分析
    2.2 审查依据的问题
        2.2.1 制度现状
        2.2.2 分析
    2.3 受理范围的问题
        2.3.1 制度现状
        2.3.2 分析
    2.4 审查深度的问题
        2.4.1 制度现状
        2.4.2 分析
3. 国外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制度的比较分析
    3.1 德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制度
    3.2 美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制度
    3.3 日本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制度
    3.4 借鉴意义
4. 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制度完善之建议
    4.1 重构衔接模式
    4.2 统一审查依据
    4.3 统一受理范围
    4.4 统一审查深度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的理解与适用[J]. 王清.  职业时空. 2010(07)
[2]东亚法比较视野下的日本行政复议法之修改[J]. 尹龙泽,肖军.  时代法学. 2009(05)
[3]我国行政复议证据制度的完善[J]. 武文燕.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4]《行政复议实施条例》的创新与不足——以行政复议和解与行政复议调解为视角[J]. 邓海娟.  行政与法. 2008(10)
[5]论行政行为的举证责任[J]. 姬亚平.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8(05)
[6]行政复议和解制度探讨[J]. 赵银翠.  法学家. 2007(05)
[7]谁来承担举证责任[J]. 刘浩宇.  中国海关. 2007(09)
[8]论举证责任及其科学概念的表述[J]. 宋世杰.  河北法学. 2006(10)
[9]四川省行政复议制度的现状及对策[J]. 王建华,李季,罗尔兰.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5(02)
[10]行政复议证据制度立法的完善[J]. 陈家姝.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1)

硕士论文
[1]浅析我国行政复议证据制度[D]. 杜天霖.西南政法大学 2011
[2]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关系论[D]. 石广利.黑龙江大学 2010
[3]举证责任转移研究[D]. 耿灏.复旦大学 2010
[4]中日韩行政复议制度比较研究——从借鉴的角度[D]. 赵雯.山西大学 2009
[5]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程序衔接[D]. 丁英.苏州大学 2008
[6]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关系研究[D]. 梁丽娟.山西大学 2007
[7]试论行政不作为的复议救济[D]. 齐红英.华东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0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10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7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