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监察权监督制约机制探析

发布时间:2021-11-22 08:21
  为克服反腐败领导体制不健全、反腐败力量分散等问题,党中央决定实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并迅速采取改革行动,成立行使监察权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三级监察委员会。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化及我国宪法的修改、监察法的出台,监察权成为独立于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而存在的新型权力单元,成为一种宪法性权力。监察机关作为行使监察权的专责机关,其位高权重。在监察全覆盖的背景下,监察权过于厚重。“谁来监督监察委员会”不仅是社会大众的质疑,也应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由于监察权的运行仍处于起步阶段,监督制约的理论研究不足。作为一种新型权力,如何实现监察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完善对监察权的监督制约是亟需研究的问题。结合监察法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等具体条文中关于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监督的法律规定,从内部监督、人大的监督、司法机关的制约、人民群众的监督四个方面展开。从监督制约的一般理论论述监察权监督制约的理论,立足于监察机关工作实际,分析现有的对监察权监督制约的机制,从监察权为控权而设立的目的、公民权利的保护及监察机关接受监督的现实需求探究监察权规范运行的必要性,从可行性的角度查找现有机制的漏洞,并根据作者在区县级...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监察权监督制约的理论基础
    (一)监察权监督制约的概念
    (二)监察权监督制约的理论
        1.监督制约的一般理论
        2.监察权监督制约的理论路径
二、监察权规范运行的必要性
    (一)实现宪法核心价值的需求
        1.监察权为控权而设
        2.监察对象的权利保护
    (二)监察机关接受监督的现实需求
三、监察权监督制约机制的现状
    (一)内部监督
        1.内控机制及分权设置
        2.监察程序及监察措施审批
        3.明确规定自我监督及法律责任
    (二)人大的监督
        1.人大监督的法理正当性
        2.人大监督的方式
    (三)司法机关的制约
        1.非法证据的排除
        2.退回补充调查及起诉罪名的变更
        3.不起诉制度
    (四)人民群众的监督
四、监察权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监督缺乏独立性
    (二)人大监督的困境
        1.人大监督缺乏实效
        2.反向监督的难题
    (三)司法机关的监督制约被削弱
        1.检察机关的监督制约弱化
        2.审判机关的监督制约弱化
    (四)人民群众监督方式不具体
五、监察权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对策
    (一)构建内部监督体系
        1.建立内部巡视巡察制度
        2.增加内设监督机构
    (二)完善人大监督方式
        1.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2.加快监督程序和监督制度的立法
        3.听取和审议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4.建立监察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三)健全司法监督制约体系
        1.实行同步录音录像的随案移送制度
        2.探索建立由检察机关负责的留置必要性审查制度
    (四)完善人民群众的监督方式
        1.留置案件中引入律师介入机制
        2.控告申诉权的保障
    (五)构建监察赔偿制度
        1.监察赔偿的范围
        2.监察赔偿的程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511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11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5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