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机制构建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05:04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的颁布表明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也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不过,由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的出台较为匆忙,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地方试点实践经验尚不充分,脱胎于《试点方案》的《改革方案》仍然存在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严重制约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相关理论研究出发,解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功能、法律性质及正当性基础,同时分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合法性证成困境并重新审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作为单独诉讼类型存在的必要性,进而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贵州大学贵州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第一节 生态环境损害概念解构
        一、生态环境损害概念考辩
        二、生态环境损害特征分析
    第二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概念辩析
    第三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理论溯源
        一、公共信托原则
        二、污染者负担原则
第二章 《改革方案》主要内容及难点评介
    第一节 《改革方案》主要内容
    第二节 《改革方案》难点评介
        一、政府角色存在双重身份悖论
        二、政府求偿理论前提不甚明确
        三、行政磋商法律性质有待厘清
        四、磋商、诉讼等制度缺乏衔接
第三章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之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之概念解构
    第二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之正当性证成
        一、政府环境质量违诺责任
        二、行政机关的自我控制
        三、行政行为形式选择自由
    第三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之法律性质考辩
        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法律性质考辩
        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法律性质考辩
    第四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之功能解读
        一、澄清行政权与司法权的权力运行边界
        二、推动环境行政管理模式的民主化变革
第四章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之反思与取舍
    第一节 赔偿诉讼之《改革方案》私益诉讼制度逻辑
    第二节 赔偿诉讼私益诉讼解释之合法性证成困境
        一、基础权利: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私法解释之不能
        二、诉讼标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私法解释之不能
        三、诉讼请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私法解释之不能
        四、政府诉权:授权诉讼与法律保留原则之悖逆
    第三节 赔偿诉讼与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之比较与取舍
        一、环境行政手段优先救济生态环境损害
        二、民事公益诉讼补充救济生态环境损害
        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之必要性存疑
第五章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第一节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主体、归责原则及免责事由
        一、责任主体
        二、归责原则
        三、免责事由
    第二节 行政救济优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重构
        一、磋商行政主体
        二、磋商启动条件
        三、磋商内容与程序
        四、赔偿协议实效保障
        五、相对人的权利救济
    第三节 司法救济补充: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衔接
        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517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17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4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