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追偿制度的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4 09:43
关于对行政追偿制度的规定,从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就开始了,之后又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都针对行政追偿做出了整体性的规定,但是长久以来,行政追偿制度在实践中的运用并不理想。归其原因在于,我国立法对于追偿制度的具体程序,追偿金额确定等实体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这样就使得在行使追偿权的行政机关在实际操作运用中缺乏法律规范,导致行政追偿权的弃用或者滥用。这种立法的不健全现象,将会使得行政追偿制度成为了一纸空谈。对于追偿制度的研究是有着很重要实际意义的,首先,从立法的层面上来看,我国关于行政追偿的研究,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多在于形式上的规定,具体操作规定太简单化,使得其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漏洞,缺少法律的规范;其次,从实际情况来看,没有一个严谨的科学的程序作为保障,权利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从上述情况来看,对于行政追偿质制度的研究是紧迫的,这也坚定了笔者选择行政追偿制度作为研究课题的决心。要全面了解行政追偿制度,首先,应从其基本理论着手,明确其概念,性质,特征及构成要件,纵观我国学者对于行政追偿制度的探究,对其概念及性...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行政追偿的基本理论
(一) 行政追偿的概念
(二) 行政追偿的性质
(三) 行政追偿的特征
(四) 行政追偿的构成要件
二、 我国行政追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故意或重大过失界定标准缺乏
(二) 行政追偿金标准缺乏
(三) 行政追偿程序缺乏
三、 我国行政追偿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一) 补充行政赔偿制度
(二)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三) 保障受害人、被追偿人及纳税人的权利
(四) 督促机关公职人员依法行政
(五) 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六) 平衡国家、公务人员和受害人三方关系
四、 完善我国行政追偿制度的对策
(一) 明确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界定标准
(二) 明确行政追偿金数额的确定标准
(三) 健全行政追偿程序
1.行政追偿的决定程序
2.行政追偿的救济程序
3.行政追偿的监督程序
4.行政追偿时效的确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行政追偿制度的思考[J]. 涂克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11)
[2]行政追偿正当程序:缺失与构建[J]. 汪应明,李清伟. 理论探索. 2011(01)
[3]行政追偿时被追偿人的救济权探析——以“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变迁为视阈[J]. 王仓.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4)
[4]浅析行政追偿的涵义及其性质[J]. 秦宇.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04)
[5]行政赔偿与国家赔偿、行政追偿之关系辨[J]. 白旭川. 社科纵横. 2006(11)
[6]行政追偿与公务员的赔偿责任[J]. 姚锐敏. 行政论坛. 2006(01)
[7]行政追偿制度探究[J]. 刘志. 中国行政管理. 2005(10)
[8]行政追偿制度研究[J]. 周维峰. 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5(07)
[9]行政追偿法律关系初探[J]. 张力. 理论探索. 2005(04)
[10]国家赔偿的制度欠缺及其完善[J]. 杨解君,蔺耀昌. 中国法学. 2005(01)
硕士论文
[1]行政追偿制度研究[D]. 王仓.扬州大学 2011
[2]行政追偿制度探究[D]. 姜锐.扬州大学 2010
[3]我国行政追偿法律制度研究[D]. 郭长满.东北大学 2008
[4]论行政追偿制度的构建[D]. 孙华伟.烟台大学 2008
[5]行政追偿制度探究[D]. 石春.天津师范大学 2007
[6]行政追偿制度研究[D]. 徐伟学.中国政法大学 2007
[7]行政追偿略论[D]. 周平平.苏州大学 2006
[8]论国家赔偿中的追偿权[D]. 汪应明.苏州大学 2005
[9]行政追偿理论研究与制度构想[D]. 张力.山西大学 2004
[10]论我国行政追偿制度[D]. 孟谏君.湘潭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50257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行政追偿的基本理论
(一) 行政追偿的概念
(二) 行政追偿的性质
(三) 行政追偿的特征
(四) 行政追偿的构成要件
二、 我国行政追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故意或重大过失界定标准缺乏
(二) 行政追偿金标准缺乏
(三) 行政追偿程序缺乏
三、 我国行政追偿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一) 补充行政赔偿制度
(二)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三) 保障受害人、被追偿人及纳税人的权利
(四) 督促机关公职人员依法行政
(五) 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六) 平衡国家、公务人员和受害人三方关系
四、 完善我国行政追偿制度的对策
(一) 明确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界定标准
(二) 明确行政追偿金数额的确定标准
(三) 健全行政追偿程序
1.行政追偿的决定程序
2.行政追偿的救济程序
3.行政追偿的监督程序
4.行政追偿时效的确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行政追偿制度的思考[J]. 涂克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11)
[2]行政追偿正当程序:缺失与构建[J]. 汪应明,李清伟. 理论探索. 2011(01)
[3]行政追偿时被追偿人的救济权探析——以“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变迁为视阈[J]. 王仓.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4)
[4]浅析行政追偿的涵义及其性质[J]. 秦宇.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04)
[5]行政赔偿与国家赔偿、行政追偿之关系辨[J]. 白旭川. 社科纵横. 2006(11)
[6]行政追偿与公务员的赔偿责任[J]. 姚锐敏. 行政论坛. 2006(01)
[7]行政追偿制度探究[J]. 刘志. 中国行政管理. 2005(10)
[8]行政追偿制度研究[J]. 周维峰. 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5(07)
[9]行政追偿法律关系初探[J]. 张力. 理论探索. 2005(04)
[10]国家赔偿的制度欠缺及其完善[J]. 杨解君,蔺耀昌. 中国法学. 2005(01)
硕士论文
[1]行政追偿制度研究[D]. 王仓.扬州大学 2011
[2]行政追偿制度探究[D]. 姜锐.扬州大学 2010
[3]我国行政追偿法律制度研究[D]. 郭长满.东北大学 2008
[4]论行政追偿制度的构建[D]. 孙华伟.烟台大学 2008
[5]行政追偿制度探究[D]. 石春.天津师范大学 2007
[6]行政追偿制度研究[D]. 徐伟学.中国政法大学 2007
[7]行政追偿略论[D]. 周平平.苏州大学 2006
[8]论国家赔偿中的追偿权[D]. 汪应明.苏州大学 2005
[9]行政追偿理论研究与制度构想[D]. 张力.山西大学 2004
[10]论我国行政追偿制度[D]. 孟谏君.湘潭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50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50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