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权:教师惩戒权之后设来源与规范限制
发布时间:2022-01-13 02:18
受教育权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轴,因此对教师惩戒权的理解,就不能绕过受教育权。在该思路之下,不仅需要考虑教师惩戒权可能会给受教育权带来何种影响,而且还尤为需要注意受教育权对教师惩戒权所具有的能动面向。在来源上,受教育权间接地决定着教师惩戒权的产生,但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义务教育的兴起以及国家教育权的介入,二者之间的关联逻辑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运行上,作为目的指向,受教育权对教师惩戒权构成了限制。体现在规范逻辑上,该限制是通过受教育权规范构造中的权力面向来实现的。由于受到受教育权的限制性影响,教师惩戒权规范构造中的豁免情形被取消,而只保留了特权、要求和权力;其中,权力只可能是在弱意义上而言的,也即其仍要处于受教育权的限制之下。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20,4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受教育权与教师惩戒权后设来源关联逻辑之示意图(传统时期)
综上,在义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受教育权在性质上出现了向法律权利转变的现象,而与此同时,国家教育权的介入,导致它与教师惩戒权后设来源的关联逻辑发生了改变。新的逻辑可以被表述为:三、受教育权对教师惩戒权的规范限制:从理想型分析到现实样态
综上,作为实体性的目的指向,受教育权对教师惩戒权构成了限制,而从规范的逻辑来看,该限制则是通过受教育权规范构造的权力面向来实现的,相对于该面向所创设的各种要求,教师则需要担负起相应的义务。由于受到受教育权的限制性影响,教师惩戒权规范构造中的豁免情形被取消,而只保留了特权、要求和权力等三个面向;其中,权力只可能是在弱意义上而言的,也即它仍要处于受教育权的限制之下。为清晰起见,可将该结论勾勒为图4: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教师惩戒权是一种权力及其实现[J]. 刘晓巍.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3)
[2]北宋京兆府小学教学管理探析——以《京兆府小学规》碑刻为中心[J]. 霍玲玉.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论中小学教师惩戒行为的法律规制[J]. 张莉,王光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4]受教育义务论析[J]. 钱大军,马光泽. 教育发展研究. 2017(Z1)
[5]试论教师惩戒权的权力性与规范[J]. 叶桂仓.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04)
[6]低度人权视阈下的合理教育惩戒[J]. 陈亮.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5(03)
[7]权利和义务是对应的吗?[J]. 陈景辉.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03)
[8]告别夏楚二物:中国教育废除体罚的百年努力及论争[J]. 张礼永.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02)
[9]论学校惩戒权及其法律规制[J]. 余雅风,蔡海龙. 教育学报. 2009(01)
[10]对霍菲尔德法律概念学说的比较研究[J]. 沈宗灵. 中国社会科学. 1990(01)
本文编号:3585869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20,4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受教育权与教师惩戒权后设来源关联逻辑之示意图(传统时期)
综上,在义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受教育权在性质上出现了向法律权利转变的现象,而与此同时,国家教育权的介入,导致它与教师惩戒权后设来源的关联逻辑发生了改变。新的逻辑可以被表述为:三、受教育权对教师惩戒权的规范限制:从理想型分析到现实样态
综上,作为实体性的目的指向,受教育权对教师惩戒权构成了限制,而从规范的逻辑来看,该限制则是通过受教育权规范构造的权力面向来实现的,相对于该面向所创设的各种要求,教师则需要担负起相应的义务。由于受到受教育权的限制性影响,教师惩戒权规范构造中的豁免情形被取消,而只保留了特权、要求和权力等三个面向;其中,权力只可能是在弱意义上而言的,也即它仍要处于受教育权的限制之下。为清晰起见,可将该结论勾勒为图4: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教师惩戒权是一种权力及其实现[J]. 刘晓巍.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3)
[2]北宋京兆府小学教学管理探析——以《京兆府小学规》碑刻为中心[J]. 霍玲玉.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论中小学教师惩戒行为的法律规制[J]. 张莉,王光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4]受教育义务论析[J]. 钱大军,马光泽. 教育发展研究. 2017(Z1)
[5]试论教师惩戒权的权力性与规范[J]. 叶桂仓.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04)
[6]低度人权视阈下的合理教育惩戒[J]. 陈亮.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5(03)
[7]权利和义务是对应的吗?[J]. 陈景辉.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03)
[8]告别夏楚二物:中国教育废除体罚的百年努力及论争[J]. 张礼永.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02)
[9]论学校惩戒权及其法律规制[J]. 余雅风,蔡海龙. 教育学报. 2009(01)
[10]对霍菲尔德法律概念学说的比较研究[J]. 沈宗灵. 中国社会科学. 1990(01)
本文编号:3585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85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