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举报奖励制度规范之完善
发布时间:2022-01-13 18:18
行政举报奖励制度是鼓励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措施。职业举报行为的出现造成了行政执法资源的严重浪费,未能实现制度的设计初衷,这是由职业举报人的运作模式、各方制度认知的差异、法律依据的"过责不适应"以及规定中"酬大于劳"等因素失范导致的。学理上应明确行政举报奖励制度中行政机关和举报人之间形成"悬赏合同"关系,以使行政举报奖励制度切实发挥作用。
【文章来源】:行政与法. 2020,(09)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职业举报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事实层面的因素
(二)法律规范层面的因素
三、行政举报奖励制度的应然状态
(一)行政举报奖励制度的应然属性
(二)行政举报奖励法律关系的应有内容
四、完善行政举报奖励制度规范的具体措施
(一)对行政举报奖励制度进行集中规范
(二)行政举报奖励数额合理化
(三)相关法律制度的整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合同族的边界及其确定根据[J]. 崔建远. 环球法律评论. 2017(04)
[2]行政违法真的不需要危害结果吗?[J]. 熊樟林. 行政法学研究. 2017(03)
[3]公权与私权共治的法律机制[J]. 唐清利. 中国社会科学. 2016(11)
[4]另类“信息员”的两面人生 处理“职业打假人”举报需谨慎[J]. 郭东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03)
[5]行政隐蔽调查的法律空间[J]. 徐涛.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5)
[6]法治社会建设论纲[J]. 江必新,王红霞.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1)
[7]试论行政承诺的法律治理——信赖保护原则视角下的考察[J]. 齐建东.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04)
[8]限制的限制:德国基本权利限制模式的内在机理[J]. 赵宏. 法学家. 2011(02)
[9]悬赏广告之法律性质探析[J]. 关保国. 法学杂志. 2011(03)
[10]基本权利的规范领域和保护程度——对我国宪法第35条和第41条的规范比较[J]. 杜强强. 法学研究. 2011(01)
本文编号:3586918
【文章来源】:行政与法. 2020,(09)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职业举报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事实层面的因素
(二)法律规范层面的因素
三、行政举报奖励制度的应然状态
(一)行政举报奖励制度的应然属性
(二)行政举报奖励法律关系的应有内容
四、完善行政举报奖励制度规范的具体措施
(一)对行政举报奖励制度进行集中规范
(二)行政举报奖励数额合理化
(三)相关法律制度的整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政合同族的边界及其确定根据[J]. 崔建远. 环球法律评论. 2017(04)
[2]行政违法真的不需要危害结果吗?[J]. 熊樟林. 行政法学研究. 2017(03)
[3]公权与私权共治的法律机制[J]. 唐清利. 中国社会科学. 2016(11)
[4]另类“信息员”的两面人生 处理“职业打假人”举报需谨慎[J]. 郭东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03)
[5]行政隐蔽调查的法律空间[J]. 徐涛.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5)
[6]法治社会建设论纲[J]. 江必新,王红霞.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1)
[7]试论行政承诺的法律治理——信赖保护原则视角下的考察[J]. 齐建东.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04)
[8]限制的限制:德国基本权利限制模式的内在机理[J]. 赵宏. 法学家. 2011(02)
[9]悬赏广告之法律性质探析[J]. 关保国. 法学杂志. 2011(03)
[10]基本权利的规范领域和保护程度——对我国宪法第35条和第41条的规范比较[J]. 杜强强. 法学研究. 2011(01)
本文编号:3586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586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