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论劳动者职务行为致企业损害的赔偿责任

发布时间:2023-02-19 18:20
  自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对于劳动者的法律保护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无论是职业保障、薪资报酬,还是在劳动合同的稳定性方面,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了充分的维护。然而,在劳动用工的实践中,并非只有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导致劳动者利益受损。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也存在因劳动者原因造成企业利益受损的事件发生。劳动者造成企业损失导致劳动仲裁、诉讼的案件也时有存在。对于此类案件处理,在司法实践中出于对劳动者弱势群体的考量,部分案件对于劳动者造成企业损失的赔偿责任往往避重就轻,导致部分案件中企业的损失无法得到弥补。而对于劳动者确实存在过错的案件中,对于损害赔偿责任承担的依据、范围和比例又不经相同。本文主要从导论、实证分析、理论基础、域外情况和构建完善等五方面展开论文,在第一部分导论,首先分析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对劳动者职务行为致企业损害赔偿责任的研究进行综合介绍述,指出本文的主要内容结构安排、研究目的和方法,阐述以及论文的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实证分析,在对“劳动者”的界定、职务行为的内涵、损害的范围等相关概念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司法裁判中涉及劳动者职务行为致企业损害的100个案件进行数据分析,将劳动者职务行...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本文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
第一章 劳动者职务行为致企业损害赔偿责任的实证分析
    一、劳动者职务行为致企业损害赔偿责任的界定
        (一) 劳动者的界定
        (二) 职务行为的认定
        (三) 企业损害的范围
    二、劳动者职务行为致企业损害赔偿案件统计分析
        (一) 案件统计概况
        (二) 案件特点分析
    三、劳动者职务行为致企业损害的情形分类
        (一) 基于过错程度的分类
        (二) 基于损害构成原因的分类
    四、司法裁判中各类考量因素的分析
        (一) 不同裁判理由与劳动者责任承担分析
        (二) 损失金额与劳动者责任承担分析
        (三) 损害构成原因与劳动者责任承担分析
        (四) 过错程度与劳动者责任承担分析
第二章 劳动者职务行为致企业损害赔偿的法理依据与司法困境
    一、劳动者损害赔偿责任的法理依据及争议
        (一) 违约责任说
        (二) 侵权责任说
        (三) 劳动关系下劳动者赔偿责任的思考
    二、劳动者损害赔偿责任案件的司法困境
        (一) 法律滞后性导致的法律漏洞
        (二) 劳动者担责比例不统一
        (三) 劳动者“弱者”保护与企业利益保护不平衡
第三章 劳动者损害赔偿责任的域外经验及启示
    一、劳动者损害赔偿责任的域外经验
        (一) 德国
        (二) 俄罗斯
        (三) 日本
    二、域外经验的启示
        (一) 限制劳动者赔偿责任的基本立场
        (二) 组织过错和生存保障的理念
        (三) 完善的劳动法立法安排
第四章 劳动者职务行为致企业损害赔偿责任的完善建议
    一、劳动者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二、劳动者损害赔偿的责任限制及“弱者”保护的边界
        (一) 劳动者的弱者地位及其保护
        (二) 劳动者损害赔偿的责任限制
        (三) 损害赔偿中劳动者“弱者”保护边界
    三、对于司法实践的建议
        (一) 明确案件类型及案由
        (二) 完善举证责任分配
        (三) 构建劳动者损害赔偿责任裁判模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本文编号:3746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746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9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