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论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司法认定

发布时间:2023-04-09 02:27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劳动者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均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劳动关系矛盾已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2019年的“海尔员工午睡被开除”一案引发众议,劳动纠纷问题也再次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市场经济日益繁荣,法律赋予了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规章制度成为用人单位管理企业、约束劳动者的重要依据。我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作出规定,当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是由于我国现行劳动立法的规定过于笼统,“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具体情形未予以细化,大多交由用人单位制定“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相关细则;同时,立法对“严重性”的认定没有统一标准,司法解释则侧重于程序性内容,法官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裁判结果往往仰赖于法官的价值立场和当下的舆论导向,因而导致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司法审查标准不一、...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重点与创新点
一、问题的提出
    (一)案情简介
        案例一:“张广传与福斯派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
        案例二:“领秀物业管理公司与方艳萍劳动争议案”
        案例三:“王艇与长春华众汽车外饰公司劳动争议案”
    (二)争议焦点
        1.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是否有效
        2.劳动者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性”的司法认定
二、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司法认定的理论阐释
    (一)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含义、性质与效力
        1.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含义与性质
        2.相关法律法规关于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效力的规定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司法介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前提和界限
        1.司法介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前提
        2.司法介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边界
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司法认定标准和程序
    (一)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有效性的认定标准
        1.规章制度的内容合法、合理
        2.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符合法定要求
    (二)劳动者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性”的认定标准
        1.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严重程度
        2.劳动者的岗位特点及行为性质
    (三)劳动者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性”的认定程序
        1.调查事实获取证据
        2.经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决议通过
四、完善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司法认定的对策
    (一)明确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内容范围
        1.建立规章制度备案审查机制
        2.加强劳动部门事前监督
        3.明确民主参与和公示程序
    (二)严格把握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标准
        1.原则性标准与具体案件标准相结合
        2.明确工会对“严重性”的审查权
        3.细化规章制度具体条款
    (三)规范用人单位违反规章制度的认定程序
        1.规范用人单位对严重程度的举证责任
        2.准予劳动者对证据事实提出异议、申诉
        3.听取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意见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本文编号:3786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786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a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