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行政行为撤回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19:20

  本文关键词:行政行为撤回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撤回 立法现状 法律规制


【摘要】:行政行为的撤回,在我国的行政立法和实践中已经有所体现。然而在行政法学界却鲜有论述,缺乏理论上的深入研究,仅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对此有所涉及,却也是认识不一。因此本文的写作目的就在于试图通过分析和考察对行政行为的撤回制度作一系统研究和梳理。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内容重在分析行政行为撤回制度的基本理论。行政行为的撤回是指基于情势变更或公共利益等特定事由,行政机关将其作出的合法生效的且尚在持续的行政行为予以收回,使其效力归于消灭的行为。它与撤销、补正和转换等概念有明显的区别。而情势变更原则以及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则为行政行为撤回制度的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正当性。第二部分内容重在考察行政行为撤回制度在行政立法和实践中的适用以及域外对此的相关规定。目前在行政立法方面,除了《行政许可法》,还有六部省市的行政程序规定以及学界起草的《行政程序法》(草案)均确认了行政行为的撤回制度,但也都存在不足之处。这就直接导致了在实践中由于对于撤回制度适用理解的偏差而引发的争议时有发生。而在以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对于行政行为的撤回制度却有着极为完备而又详实的规定,这将成为我们构建行政行为撤回制度具体规则的重要参考和借鉴。第三部分内容重在具体构建我国行政行为的撤回制度。首先,在适用原则上,撤回制度应当坚持信赖保护原则和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其次,在适用规则上,应当区分授益性行政行为与负担性行政行为,授益性行政行为一般禁止撤回、例外允许撤回,而负担性行政行为则是一般允许撤回、例外禁止撤回;再次,在撤回权的行使主体上,只能由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来行使;再其次,在撤回的程序规则上,撤回应当在撤回事由出现后两年内作出,且对撤回行为不能再行撤回;最后在救济途径上,同样应当区分不同的情形从而给予不同的救济途径。
【关键词】:撤回 立法现状 法律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2
  • 第—部分 行政行为撤回制度的基本理论12-21
  • 一、行政行为撤回的概念辨析12-17
  • (一) 行政行为撤回概念的界定13-15
  • (二) 行政行为撤回与相关概念的比较15-17
  • 二、行政行为撤回制度的理论基础17-21
  • (一) 基于行政法的价值追求:从法的安定性到情势变更17-18
  • (二) 基于行政法意义上公共利益的考量18-21
  • 第二部分 行政行为撤回制度的立法与实践的中外考察21-31
  • 一、国内行政行为撤回制度的立法和适用现状21-26
  • (一) 行政行为撤回制度的立法现状及评价21-24
  • (二) 实践中行政行为撤回制度的适用情况24-26
  • 二、行政行为撤回制度的域外考察26-31
  • (一) 德国26-27
  • (二) 日本27-29
  • (三) 台湾地区29-31
  • 第三部分 完善我国行政行为撤回制度的法律思考31-42
  • 一、行政行为撤回的适用原则31-34
  • (一) 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31-33
  • (二) 正当法律程序的适用33-34
  • 二、行政行为撤回的适用规则34-37
  • (一) 授益性行政行为的撤回规则35
  • (二) 负担性行政行为的撤回规则35-36
  • (三) 混合性行政行为的撤回规则36-37
  • 三、行政行为撤回权的行使主体及效力认定37-38
  • (一) 撤回权的行使主体37
  • (二) 行政行为被撤回后的效力认定37-38
  • 四、行政行为撤回的程序规则38-39
  • (一) 撤回程序上的限制38-39
  • (二) 撤回的期限39
  • (三) 撤回的次数39
  • 五、相对人或利害关系人的救济途径39-42
  • (一) 授益性行政行为被撤回的救济途径40
  • (二) 负担性行政行为应被撤回而没有被撤回的救济途径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登峰;;行政行为撤销要件的修订[J];法学研究;2011年03期

2 余凌云;;对《行政许可法》第8条的批判性思考——以九江市丽景湾项目纠纷案为素材[J];清华法学;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們們;论行政行为的撤回[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23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523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8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