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就业歧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女性就业歧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女性就业歧视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损害了女性权利、违背了男女平等,而且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法律、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其内在缘由,并为女性走出这一困境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女性 就业 性别歧视
【分类号】:D922.5;D922.1
【正文快照】: 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在《歧视的经济学》中对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做了明确的界定,“当只是由于性别原因使两个完全同质的人受到不同的对待时,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是存在的”。歧视是一种妨碍效率和社会公平的主观偏见,而性别歧视则剥夺了部分群体的工作机会和就业权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继红,陈维政;是就业歧视还是合理甄选[J];中国劳动;2004年02期
2 洪丰;;反就业歧视呼唤立法[J];公民导刊;2004年08期
3 张丽;反就业歧视的立法规制[J];甘肃农业;2005年09期
4 张丽;反就业歧视的立法规制[J];甘肃农业;2005年10期
5 张卫东;;美国法律对就业歧视的规制[J];中国就业;2006年03期
6 靳国胜;;试论就业歧视及其法律规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魏雅华;;对就业歧视说“不”[J];政府法制;2006年05期
8 赵小强;马振;;就业歧视问题初探[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萧冷月;;反就业歧视步履维艰[J];人民政坛;2006年07期
10 陈宋绯;;我国法律与反就业歧视[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娟;张佳欣;;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石莹;;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研究进展及述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于雪峰;王旭军;;妇女反就业歧视司法救济探微[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爱民;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记者 方丹;我国首次发布反就业歧视研究成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吴学安;反就业歧视,还有多少路要走[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蔡定剑邋宋国磊 郝韬;反就业歧视 和谐的追求[N];法制日报;2007年
5 刘莘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制度性栅栏,它纵容了就业歧视[N];法制日报;2007年
6 李环;就业歧视真不可避免吗[N];法制日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员 于德清;反就业歧视应当“双管齐下”[N];华夏时报;2006年
8 忠玄;“反就业歧视”在行动[N];江苏经济报;2007年
9 肖京;法学专家认为平等就业要求反对就业歧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10 周宝来;你遭遇过就业歧视吗?[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雷云;美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滕腾;我国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杰力;中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4 饶志静;英国反就业歧视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松强;就业歧视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宋茂利;反就业歧视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肖力群;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探析[D];苏州大学;2009年
4 张邈;转型期间中国特殊形态就业歧视的法律分析和对策[D];兰州大学;2009年
5 王志亮;试析我国就业歧视问题[D];复旦大学;2009年
6 温志锋;我国规制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滕少艳;美国反残疾人就业歧视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黄常勇;就业歧视成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李昊;香港特别行政区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雷亚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75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675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