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法与中国城镇教育回报率:基于断点回归设计
本文关键词:义务教育法与中国城镇教育回报率:基于断点回归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义务教育法 教育回报 断点回归设计 工具变量法
【摘要】: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2007—2009年),本文基于断点回归设计方法对1986年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法对个体受教育年限及教育回报率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实证结果有如下三个主要发现:第一,义务教育法实施所导致的局部处理效应为0.4年左右;第二,基于断点回归估计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教育回报率为12.8%,高于OLS估计;第三,高收入群体的教育回报率高于低收入群体,表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马太效应"。本论文从定量上评估了义务教育法对促进中国教育发展的积极贡献,提供了研究中国教育回报率的新证据,并从研究方法上丰富了现有关于中国教育研究的文献。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义务教育法 教育回报 断点回归设计 工具变量法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号:71273006)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 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13JZD005)
【分类号】:G40-054;D922.16
【正文快照】: *刘生龙,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邮政编码:100732,电子信箱:liu_s_long11@163.com;周绍杰(通讯作者)、胡鞍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邮政编码:100084,电子信箱:zhoushaojie@tsinghua.edu.cn,anganghu@tsinghua.edu.cn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运兴衰 教育奠基——新中国六十年教育发展掠影[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27期
2 吕卓瑞;新中国教育发展探讨[J];胜利论坛;1999年05期
3 戴军;;跨界,只为跨越 解读社会力量如何助推教育创新[J];社会与公益;2013年12期
4 薛晓建;论非基督教运动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余玮;;苦恼背后的苦衷[J];中国老区建设;2007年02期
6 陈朝宗;儒家文化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J];理论学习月刊;1998年04期
7 杨军;;张保庆:退而不休,心忧学子[J];南风窗;2006年24期
8 吴越仁;;公平 质量 责任[J];民主;2008年01期
9 ;民政部召开“基金会评估工作总结暨授牌大会”[J];社团管理研究;2008年06期
10 李小健;;教育资源公平之路有多远?[J];中国人大;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济部长在《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起草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金忠明;;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论纲[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黄维;吴家鹏;;中国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的协调度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远伟;;中国教育发展不均衡状况的省际数据分析——兼论“教育中部塌陷”现象[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英杰;;教育国际交流——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6 李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7 ;支撑中国教育发展 创新世界环保教具——记广州读努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志新[A];引领中国科技的创新力量[C];2012年
8 李玉非;;建国初期教育向工农开门的重大举措[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力;从中国教育发展五年规划看城市基础教育重点[N];联合时报;2007年
2 实习生 苏艳丽;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募捐6000万元赈灾[N];农民日报;2008年
3 记者 高志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募集1.5亿救灾款[N];人民政协报;2008年
4 通讯员 谭燕 谭敏;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石门贫困生[N];常德日报;2010年
5 记者 罗霞;400万元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我省4县区建学生饮水设施[N];云南日报;2013年
6 记者 钟昱;中国教育发展基金成立[N];中国财经报;2006年
7 记者 时晓玲 叶莎莎;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记者 赵凤华;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N];科技日报;2006年
9 记者 袁新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举行成立大会[N];人民日报;2006年
10 龙莹邋张家宝 吕正蓉;吉首市750名贫困学生获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N];团结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东峰;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下中国教育发展的建模与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40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74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