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演艺公司规避劳动合同法律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09:42

  本文关键词:演艺公司规避劳动合同法律规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演艺公司 劳动关系 经纪合同


【摘要】:党的十八大将文化产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了将我国文化事业依法纳入法治轨道的决定。然而我国现阶段文化产业用工的现状是以经纪合同取代劳动合同,劳动法被虚置,出现了《经纪人管理办法》和《营业演员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行政法规包打天下的局面。演艺公司利用其强势地位规避劳动法,严重损害了艺人的劳动基本权利,冲击了我国劳动法律制度。演艺公司规避劳动合同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通过演艺公司的中介性否定其市场用工主体地位来规避劳动法的适用;二是以经纪合同的中介性来规避劳动法的适用;三是现阶段我国的艺人受到侵害时维权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一是以演艺公司的中介性取代用工单位劳动性;二是司法实务对演艺公司和艺人之间签订的演艺经纪合同放任给权利义务平等的民法调整,而没有关注弱势群体艺人的劳动法保护;三是对劳动者权利保护的研究还主要以产业劳动者为模型,对于具有职业特殊性的艺人的研究还关注不够。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将演艺文化产业排除在劳动法之外,将导致劳动法适用受损。因此,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遏制我国文化娱乐产业规避劳动法适用的不良势头。为此,首先应从立法上明确演艺公司的用工主体地位,避免实践中出现因其定位不清损害艺人利益事件;其次应明确演艺经纪合同的法律属性并规范其相应的适用范围,从法律的源头切断演艺公司规避劳动法的途径;再次应改革艺人工会,给予演艺经纪公司与艺人间集体平等沟通的机会。
【关键词】:演艺公司 劳动关系 经纪合同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2
  • 一、演艺公司用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2-18
  • (一)演艺公司用工现状12-13
  • 1. 演艺公司用工地点具有灵活性12
  • 2. 演艺公司用工时间具有弹性12-13
  • 3. 演艺公司用工对象具有特殊性13
  • (二)演艺公司用工符合现代发展形势13-15
  • (三)演艺公司用工存在的问题15-18
  • 1. 以演艺公司的中介性否定市场用工主体地位15
  • 2. 以经纪合同法律定性不清规避劳动法的适用15-16
  • 3. 演艺人员劳动权利受侵害后维权难16-18
  • 二、演艺公司规避劳动合同的原因18-22
  • (一)市场主体法对演艺公司的服务中介与用工单位定性不清18-19
  • (二)劳动法对以经纪合同规避劳动法的适用缺乏针对性规定19
  • (三)演艺人员劳动权利现状研究不足19-22
  • 三、演艺公司适用劳动法的理论论证22-34
  • (一)演艺公司的类型22-25
  • 1. 经纪人与演艺公司22-23
  • 2. 演艺公司的活动特点23-24
  • 3. 演艺公司的定性24-25
  • (二)演艺公司与艺人的法律关系25-31
  • 1.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之本质25-28
  • 2. 演艺公司与艺人之间适用劳动法28-29
  • 3. 艺人劳动特殊性符合劳动者的新特征29-31
  • (三)演艺经纪合同之定性31-34
  • 1. 演艺经纪合同和劳动合同的相似之处31-32
  • 2. 演艺经纪合同和劳动合同的不同之处32-34
  • 四、完善演艺公司规避劳动合同的治理措施34-40
  • (一)立法应明确演艺公司用工主体地位34-36
  • 1. 立法应明确演艺公司用工单位主体地位34-35
  • 2. 对演艺公司营业方式应细分35-36
  • (二)明确规定演艺经纪合同的法律属性36
  • (三)建立艺人工会并完善其自律特色36-40
  • 1. 建立艺人工会保护艺人的合法权益36-37
  • 2. 提高工会行业自律特色37-40
  • 结语40-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怎样签订劳动合同[J];中国就业;2000年05期

2 李月胜;让劳动合同善始善终[J];中国劳动;2000年02期

3 双星;下岗协议主体应与劳动合同主体相同[J];中国劳动;2000年04期

4 董平;正确理解和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中国劳动;2000年12期

5 ;这份劳动合同为什么无效[J];光彩;2000年01期

6 祥琦;双方协商不成劳动合同能否解除?[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0年06期

7 陈卿谋;我能得到终止劳动合同补偿吗?[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0年06期

8 日月;签劳动合同四注意[J];山西农机;2000年03期

9 曹吉祥;签订劳动合同不能草率[J];企业文化;2000年05期

10 双星;下岗协议主体应与劳动合同主体相同[J];劳动保障通讯;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2 陈yN;刘阳阳;;劳动合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收入影响的有效性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3 苏文蔚;王建平;;关于建立劳动合同中止制度的几点认识[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徐阳;;倒签《劳动合同书》的终止日期是否有效[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徐连跃;;浅析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苏文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如何认定外商投资企业中方员工的连续工作时间[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孙为新;;浅析劳动合同中约定条款的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赵宇奇;赵星奇;;关于劳动合同几个问题的思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文阳;;劳动合同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法律价值[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丁国元/文;数份劳动合同引出的纠纷[N];工人日报;2000年

2 石美遐;方江宁;劳动合同中止:亟待规范的法律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3 彭桂英;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也要支付经济补偿金[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4 记者  周喜林 通讯员  谭光仪;我市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签订质量大幅提高[N];郴州日报;2006年

5 张喻杰邋记者 云晓;企业必须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N];大连日报;2007年

6 记者 杨凌;2008年底全省普签劳动合同[N];河南日报;2006年

7 记者 杨凌邋实习生 林琳;年底前劳动合同签订率达九成以上[N];河南日报;2007年

8 王少男;劳动合同签订率预期今年明显提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9 郑爱青;立法应限制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10 王全兴;克服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的目标选择[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帆;劳动合同中的合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立花聪;《劳动合同法》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4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孙睿君;我国就业保护法律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丁婷;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唐庆会;劳动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海军;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yぶ竞,

本文编号:740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740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5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