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假信访法及其法权想象
本文关键词:一部假信访法及其法权想象
【摘要】:随着中国法治的进步,基于法治对秩序的追求不仅仅是一个宏大的理想,亦是中国数十年来的实践。由于以政治立基的信访制度被默认为应当承载更多的公平、正义理念,强化与完善信访职能、尤其是信访法治化的主张便不断释放出来,并常常表现为信访之内在政治伦理与外在法治要求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本文对一部流传于民间的山寨版"信访法"及其负载的信息进行了深度解读,以为思考信访及其法治化诸命题提供纵贯视野,更为理解当前复杂的信访困局、尤其是形成新的信访治理思路提供解释和启发。这不但是对时下热议中的"信访立法"的一种回应,更是对在既有政治框架下如何藉信访制度整理与安顿民意的一种忧思。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关键词】: 山寨 信访法 民意 法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信访制度的风险评估与分类治理研究”(项目号:16BZZ046) 国家信访局信访理论研究项目“以‘去存量’为核心的信访积案分类治理研究”(项目号:2016AG06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1
【正文快照】: 当前,中国所面临的信访困局不断触痛着国家与社会的敏感神经,凸显了国家总体性的治理困境。但在对其抱持的治理期待中,仍然缺乏一个明晰的图景。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本土化、辅助性的制度设计,信访长期以来成为国家支撑性的社会治理资源和手段。本文对一部流传于民间的山寨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武俊;解读《信访条例》新亮点[J];政府法制;2005年05期
2 张炜;;信访法律文化与和谐信访的构建[J];唐都学刊;2008年01期
3 冯磊;;论规范化执法对化解基层公安信访的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0期
4 胡盛仪;以人为本 依法治"访"——解读新修订的《信访条例》[J];政策;2005年04期
5 游云庭;新《信访条例》四大亮点[J];社会观察;2005年03期
6 刘武俊;解读新《信访条例》亮点[J];团结;2005年01期
7 李秋学;;浅议信访法治化新体制[J];公共管理评论;2005年00期
8 蔡茂;;新《信访条例》“新”在何处[J];秘书之友;2006年01期
9 朱恒顺;;信访立法的价值选择及制度构建[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0期
10 丁英;;信访的理论思考与制度完善[J];福建法学;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文静;为什么会“信访不信法”[N];检察日报;2013年
2 记者 白德斌;国务院《信访条例》执法检查组来甘检查[N];甘肃日报;2014年
3 记者 王鹏程;坚持运用法治思维 全力化解信访矛盾[N];白银日报;2014年
4 新华社记者 顾瑞珍 俞俭;法制化、规范化是信访的必由之路[N];人民日报;2005年
5 九鼎公共事物研究所研究员 秋风;法治与信访并行不悖[N];中国经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深入贯彻实施《信访条例》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和法制化[N];济南日报;2006年
7 市委副书记 张若飞;深入贯彻实施《信访条例》 加快信访工作法制化步伐[N];青岛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文生 王湛;贯彻实施《信访条例》构建信访工作新秩序[N];深圳特区报;2006年
9 ;就深入宣传贯彻《信访条例》答记者问[N];淄博日报;2008年
10 ;金昌市信访救助基金管理办法[N];金昌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毅;信访改革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隋国杰;涉诉信访及其终结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李乐;信访法制化思考[D];甘肃政法学院;2016年
4 吴翔宇;我国信访立法探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5 袁婧军;行政信访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薛慧芳;信访终结问题的法学思考[D];复旦大学;2009年
7 钱丽鑫;信访法治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朱恒顺;信访法治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郭春雨;涉诉信访若干观念和方法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仕昕;论信访不信法[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42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742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