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
本文关键词:试论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
【摘要】:我国目前行政执法中,针对涉嫌犯罪的行政案件移送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四多四少”现象、“以罚代刑”现象等,带来的危害和隐患已日渐突出,对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冲击甚大。故此,“两罚衔接”工作机制、具体实施方法等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实践上进行重构或完善。本文以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衔接机制为研究范畴,从分权协作、行政犯罪等法学理论出发,立足现行法律依据、着眼依法治国目标,总结我国及域外法治实践的成果、经验,剖析现有“两罚衔接”机制的缺陷和成因,进而改良和构建符合我国法治现状的“两罚衔接”机制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对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及关联概念进行界定,并探究其内在理论联系,分析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法治理论、分工与协作理论、行政犯罪理论论证“两罚衔接”机制的法理依据和价值。第二部分,梳理、审视现有“两罚衔接”法律法规,进而环视实践领域衔接之疾。第三部分,从立法、行政权运作、司法监督等角度剖析“两罚衔接”失序的诸多成因。第四部分,考察域外相关立法和实践以资借鉴。第五部分,以体系、制度的创制和完善承接理论分析,从立法、程序、运行、监督四个层面弥补现有缺陷及不足,全面架构和逐项完善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衔接机制的实践体系。
【关键词】:行政处罚 刑事处罚 衔接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D9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第一章 “两罚衔接”的内涵及法理依据8-12
- 一、“两罚衔接”机制的内涵8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关系8-10
- (一) 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8-9
- (二)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9-10
- (三) 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10
- 三、“两罚衔接”的法理依据10-12
- (一) 法治理论10
- (二) 分工协作理论10-11
- (三) 行政犯罪理论11-12
- 第二章 “两罚衔接”的现状分析12-16
- 一、“两罚衔接”的立法现状12-13
- (一) 宪法、法律12
- (二) 行政法规12
- (三) 司法解释12-13
- 二、“两罚衔接”的实践现状13-16
- (一) “以罚代刑”现象突出13
- (二) “以刑代罚”问题频发13-14
- (三) “两罚”竞合失序14-16
- 第三章 “两罚衔接”失序的原因16-21
- 一、立法层面的原因16-18
- 二、行政权运作失当18-19
- (一) 行政权力扩张、趋利化19
- (二) 执法主体素质不高19
- (三) 违法行政惩戒不足19
- 三、行政监督缺失19-21
- (一) 监督缺乏明确依据20
- (二) 监督缺乏信息来源20
- (三) 监督缺乏制度保障20
- (四) 监督缺乏实时性20-21
- 第四章 域外“两罚衔接”的实践及启示21-23
- 一、英国样本21
- 二、日本样本21
- 三、借鉴与启示21-23
- (一) 统一立法21
- (二) 重视程序21-22
- (三) 行政监督22-23
- 第五章 “两罚衔接”的改良和完善23-36
- 一、立法层面23-27
- (一) 重构立法模式23-24
- (二) 确立衔接原则24-26
- (三) 优化衔接范围和尺度26-27
- (四) 制定单行法律27
- 二、程序层面27-31
- (一) “两罚衔接”机制程序的建构27-30
- (二) 证据搜集和转化程序的规则30-31
- 三、运行层面31-33
- (一) 行政执法机关利益切割32
- (二) 强化行政执法主体建设32
- (三) 建立信息共享制度32
- (四) 建立考评机制32-33
- (五) 建立责任制度33
- (六)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33
- 四、监督层面33-36
- (一) 确立监督依据34
- (二) 健全监督机制34-35
- (三) 打击职务犯罪35-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0
- 后记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有明;罪刑适当方能取得良好司法效果——职务犯罪缓刑、免予刑事处罚适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人民检察;2005年18期
2 成群星;应免予被告人刑事处罚[J];中国律师;1997年06期
3 余韵;;分文未获 刑事处罚[J];江淮法治;2012年24期
4 张志强,欧锦雄;免予刑事处罚制度异议[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鄢朝昕;遗弃婴儿要受刑事处罚[J];农村发展论丛;2001年18期
6 李焱;制造少量毒品也要受刑事处罚[J];新农业;2003年04期
7 李剑玲;李明琅;;这个杀猪的为啥要受刑事处罚[J];人民调解;2004年07期
8 曹福来;;论税务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9 杨光;;油污刑事处罚法令引发争议[J];中国船检;2006年10期
10 岳锦;;关于我国税收犯罪刑事处罚立法的思考[J];新学术;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诏锋;;跨越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楚河汉界——论违法与犯罪处理衔接问题[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建立 刘枫;这儿的“不予刑事处罚”,应改为不负刑事责任[N];检察日报;2010年
2 黑龙江省绥化市纪委、监察局;“免予刑事处罚”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探索[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3 董柳;涉案安监员免予刑事处罚[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3年
4 高从松 北京策略所执行主任;单位犯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对直接责任人予以刑事处罚[N];中国联合商报;2013年
5 熊锦秋;造假上市未遂也应受刑事处罚[N];证券时报;2013年
6 鲁宁;学位造假该不该刑事处罚?[N];东方早报;2008年
7 江西省崇仁县人民检察院 王婷;刑法第三十七条免予刑事处罚不能独立适用[N];检察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丁国锋;免予刑事处罚还能否当局长[N];法制日报;2010年
9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检察院 江苏省洪泽县人民检察院 徐杰 万涛;前科信息限制公开应把握“两个特定”[N];检察日报;2011年
10 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 董芳;从严把握公务员被免予刑事处罚后的处分档次[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海翠;关于职务犯罪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处罚的理性思辨[D];云南大学;2015年
2 陈舒舒;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界限[D];苏州大学;2015年
3 卢嘉宜;德国刑事处罚令程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D];暨南大学;2016年
4 杨璐璐;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偷税案评析[D];湖南大学;2016年
5 沈佳鹏;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选择与适用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6 张荣;试论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孙孝海;职务犯罪案件适用免予刑事处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冯晓艳;免予刑事处罚适用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郑培春;免予刑事处罚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10 曹艳蕾;论过失渎职犯罪刑事处罚的转化[D];南昌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98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798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