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行政权力的合理化配置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家级新区行政权力的合理化配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级新区 行政权力配置 权力制约 体制革新
【摘要】:国家级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其以综合区域经济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创新管理体制为核心,其行政权力的合理化配置关乎新区的有效管理和长远发展。国家级新区的行政权力配置指的是对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立、行政管理权限和内容的总体安排。本从全国国家级新区的视野内,探寻国家级新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状况,分析我国行政权力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从规范权力、新区立法,提高国家级新区法治水平的角度,提出新区行政权力配置的合理化建议,具体包括完善统一国家级新区立法、建立权责一致的权力制约机制和以新区建设为契机,推进行政体制革新。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对行政权力、行政权力配置和国家级新区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和疏理,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并对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做了简短的总结。第一章国家级新区的概述,本章从国家级新区设立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的现行状况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家级新区的发展轨迹,指出其设立背景影响了其行政权力的配置,因而,在当前国家级新区中普遍存在行政管理机构精简的优势和行政管理权限不明的缺陷,以此为切入点,本文进一步指出需对国家级新区的权力配置模式做进一步的梳理与探讨。第二章现行国家级新区行政权力的配置状况。本章分为国家级新区的权力运行模式和行政权力配置情况两部分内容。首先,笔者对国家级新区现在的整体权力运行模式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归纳和分析,我国现已有11个国家级新区,在公权力配置模式上可分为综合行政区的权力配置模式和特殊经济区的权力配置模式,前者指的是同时兼具经济区和行政区功能的国家级新区现有的权力配置模式,此种模式下国家级新区拥有传统行政区一样的系统权力配置;后者是特殊经济区的权力配置模式,其以行政管理权为权力配置的主要内容,不单独配置权力机构和司法机关。对于国家级新区的行政权力配置现状而言,从国家级新区的行政权力来源、行政管理权的内容和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三个方面的内容看,国家级新区行政权力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相近之处,这为政权力配置问题分析提供了便利。第三章国家级新区行政权力配置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本章通过对国家级新区行政权力配置现状的研究认为,国家级新区的行政权力配置方面存在:授予缺乏法律基础,新区的设立标准不统一,设立程序不规范等根本性问题。此外,在新区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方面也存在新区管理机构欠缺明确的法律地位,缺乏独立有效的人员和机构配置及相关权力制约机制,最终导致新区在发展中无法达到协调全面高效的运作。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立法上的缺位,也有制约机制的缺失和新区发展与单一制政治体制的矛盾等方面的因素。第四章完善我国国家级新区行政权力配置的思考。本章主要从国家级新区行政权力配置的目标和行政权力的配置原则两方面展开。首先,从国家级新区行政权力配置的目标而言,本文从国家级新区的自身特点和现状分析,认为新区行政权力配置应从权力设立、权力运行以及权力行使效果等环节来完善。因而国家级新区的行政权力配置应以“新区的功能定位明确、行政权力具体化、行政权力协调运作”为衡量标准;其次,国家级新区行政权力合理化配置应坚持合法原则、制约原则和高效原则。合法原则以确立国家级新区从设立到未来发展都是依法产生并依法行政。制约原则是对行政权力运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一个监督作用。高效原则是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区有效管理的目标原则。第五章国家级行政权力配置的具体建议。基于本文前述分析,本章围绕国家级新区行政权力目标定位、配置原则,结合制度的可操作性,提出完善建议,具体包括:其一,统一新区立法,疏理新区的行政权力关系。保证权力在法律轨道中运行,首先得要行政权力的产生和运行有法可依,宪法上应明确新区的独立地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应规定新区的产生条件和标准,机构设置的宏观安排,地方性法规要对国家级新区的行政权力配置有全面细致的规定。其二,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建立权责统一的权力制约机制。权力无制约就会产生权力的滥用,国家级新区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要有有效的监察机制,多元且配合的监督主体和监督方式,以及与监督体制相协调的追责机制。其三,以新区建设为契机,推进行政体制革新。这是新区的设立初衷,也是其肩负的重大任务,如何突破传统央地关系的限制以激活新区发展的生命潜力,文章提出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应坚持平等原则,新区的行政体制应减少层级等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国家级新区 行政权力配置 权力制约 体制革新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4
- 引言14-18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4-15
-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目的15-18
- 第一章 国家级新区概述18-23
- 一、我国设立国家级新区的历史背景18-19
- 二、我国国家级新区的设立状况19-23
- 第二章 现行国家级新区权力配置状况23-29
- 一、现行国家级新区权力运行模式23-25
- (一)综合行政区模式23-24
- (二)特殊经济区模式24-25
- 二、国家级新区行政权力配置情况25-29
- (一)行政权力的来源25-26
- (二)行政权力的内容26-27
- (三)行政权力运行机制27-29
- 第三章 国家级新区行政权力配置存在的问题29-41
- 一、行政权力配置存在的问题29-37
- (一)行政权力的授予缺乏立法依据29-31
- (二)行政权力实施的保障机制不完善31-35
- (三)行政权力的具体内容不明确35-37
- 二、国家级新区行政权力配置现实问题的原因分析37-41
- (一)新区发展中相关法律的缺位37-39
- (二)新区缺乏系统成熟的运行机制39-40
- (三)新区的发展与传统的行政体制有摩擦40-41
- 第四章 国家级新区行政权配置的功能定位及其原则41-47
- 一、国家级新区行政权力应有明确功能定位41-43
- (一)国家级新区的行政权力内容明确具体41-42
- (二)国家级新区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完善42-43
- 二、行政权力合理化配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43-47
- (一)合法原则43-44
- (二)制约原则44-45
- (三)高效原则45-47
- 第五章 国家级新区行政权力合理化配置的具体建议47-55
- 一、统一新区立法,疏理新区行政权力关系47-50
- (一)从宪法上确立新区的独立地位47-48
- (二)应制定统一的新区法律、法规48-49
- (三)应减少政策性文件的使用49
- (四)落实配套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49-50
- 二、加强权力监督,,建立权责统一的权力制约机制50-52
- (一)以行政责任制约行政权力50-51
- (二)有效配置多元化的控权机制51-52
- (三)落实行政权力追责执行制度52
- 三、以新区建设为契机,推进我国行政体制革新52-55
- (一)合理下放中央权力,平衡各地新区利益52-53
- (二)减少行政体制层级,改革现行行政区划体制53-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峥嵘;;论行政给付中的社会公平原则[J];行政与法;2009年08期
2 彭艳芬;何峥嵘;;论行政给付基本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乐俊刚;;行政给付程序初探[J];企业导报;2009年10期
4 喻少如;;论行政给付中的国家辅助性原则[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翟秀红;;我国行政给付制度的完善[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汝思思;;行政给付程序改革初探——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为例[J];中国外资;2011年22期
7 梁沥予;;我国行政给付制度现状与完善[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12期
8 牛凯;毕洪海;;论行政的演变及其对行政法的影响[J];法学家;2000年03期
9 张基奎;行政承诺的法理学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王芳;;行政给付——弱势群体的保护伞[J];甘肃农业;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芳;;行政给付与弱势群体保护[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余睿;;公共行政给付中的裁量权治理[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翟秀红;;行政补贴的法律规制探讨[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张治宇;;“置之死地而后生”——论我国给付行政程序立法的发展方向[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杨建顺;;论“服务型政府”在行政法上的定位[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刘平;诸晓鸣;;对行政的监督现状评估及对策报告[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7 饶志国;;遵循科学发展观 促进行政服务中心健康发展[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胡东;吕艳辉;;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探析[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艺婷;明年一季度行政权力全部上网运行[N];镇江日报;2014年
2 记者 孙世超;10行政权力被关进“制度的笼子”[N];威海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马杰媛;依法行政 权力在阳光下运行[N];广元日报;2014年
4 记者 潘浩然;我市行政审批增速提效[N];金华日报;2014年
5 首席记者 于航 记者 唐凤来;清理行政权力 规范职权运行[N];牡丹江日报;2008年
6 ;凉山州行政问责办法(试行)[N];凉山日报(汉);2011年
7 记者 熊润频;年内清理8类行政权力事项[N];四川日报;2012年
8 记者 胡孙华 通讯员 陶涛;我市清理规范12项行政权力[N];长江日报;2012年
9 通讯员 秦朝宁;任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N];济宁日报;2012年
10 ;省政府发布《关于公布省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的公告》[N];吉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柳砚涛;行政给付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杨晓玲;行政登记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刘东霞;行政法上的新财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正斌;现代行政模式转型下的行政给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杨建彬;行政给付诉讼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黄琳;我国行政给付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刘承;行政给付制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冯婷婷;行政给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谭春梅;行政给付程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孙成刚;我国行政给付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吕荣荣;我国行政给付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韦仁伟;论我国行政给付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调控[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吉健;行政给付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61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86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