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表达私法保护的目的论
本文关键词:民间文艺表达私法保护的目的论
【摘要】:文章在区分目的论立场和自然立场的基础上,论证了为民间文艺表达的集体权利创设特别知识产权的目的论条件和理由。由此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即中国民间文艺或民俗如何通过理性化和法治化的途径参与公共领域建设。这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应该高度关注的大问题,也是中国民俗学者在目前和未来应该下大力气来施展拳脚的方向。因此,中国民俗学者以法律推论和理性论证的方式来应对本学科的重大问题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和日益紧迫。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民间文艺 表达权利 目的论
【分类号】:D922.16;G122
【正文快照】: 一从自然立场到目的论立场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民间文艺或民俗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剧变”淤。更确切地说,中国的民间文艺或民俗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公共场所,而这些公共场所也正在转变为前所未有的公共领域。但是,进入公共场所并不等于进入公共领域,公共场所是自然形成的空间,公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森生;;中日民俗学者联合考察江南农耕文化[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2 赵宇共;民俗学者与旅游策划──由克林顿西安入城式引发的思考[J];民俗研究;1999年04期
3 潘长顺;踏歌归来话民俗──记民盟成员、民俗学者郭松针女士[J];中州统战;1999年11期
4 吉国秀;;知识的转换:从民众的知识到民俗学者的知识[J];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03期
5 王霄冰;;浪漫主义传统与中国民俗学者的责任——评周星主编《国家与民俗》[J];民俗研究;2013年02期
6 李倩;;《邻里东京》[J];民俗研究;2013年06期
7 钟敬文;关于当前中国民俗学者的知识修养问题[J];民俗研究;1997年03期
8 董晓萍;媒体民俗随想[J];民俗研究;1999年01期
9 施爱东;;警惕“神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兼谈民俗学者的角色定位[J];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02期
10 金中;;执著的追求记两位日本青年民俗学者[J];出版广角;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广惠;;端午节的起源及其民俗文化蕴意[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2 刘晓春;;农民、乡绅与神祗叙事——一个村落神yG叙事的考察[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3 黄元德;;华安土楼特色初探[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李存修;;李存修同志的讲话[A];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广东省民俗学学术论坛(佛山)会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山茶;还民俗于民间[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记者 张芹;挖掘精神内涵 与时代“对接”[N];连云港日报;2007年
3 记者 李建平;清明节如何取代寒食节[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孟慧英;口头叙事传统的意义与作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5 陈广江;让春节回归团圆的本质[N];团结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张翼;口头传统深化民俗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张志勇;不让“年味”淡出春节的怀抱[N];中国艺术报;2014年
8 彭牧;民间并不遥远[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艳丽;开封遛鸟民俗流变[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90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89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