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劳动法视野下社会协商制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9-26 08:32

  本文关键词:劳动法视野下社会协商制度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法视野 社会协商 集体谈判 集体劳动关系


【摘要】: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劳资社会协商是解决劳资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应当从法律层面上推进劳资社会协商制度的发展。通过分析我国劳动关系领域社会协商存在的主要障碍,对于劳资社会协商法治化的推进,应着力于明确协商主体的法律地位、将劳资社会协商的必要手段法定化、构建劳动合同履行抗辩权制度、通过法律机制推动劳资社会协商制度的落实、建立实现劳资社会协商的法律救济制度。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劳动法视野 社会协商 集体谈判 集体劳动关系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近年来,劳动关系问题成为社会问题最突出的领域之一,集体劳动争议不断发生。仅以2014年为例:3月,因劳动关系移转纠纷,IBM公司深圳工厂的一千多名员工举行罢工;#174;沃尔玛临时宣布关闭湖南常德门店,因未能与员工达成安置方案引发78名员工罢工数十天;?4月5日,耐克、阿迪达斯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2012年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发展状况统计公报[J];中国工运;2013年06期

2 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J];社会学研究;2012年03期

3 董保华;;规范劳动者维权行动的制度选择[J];法治研究;2012年01期

4 蒋建湘;;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J];中国法学;2010年05期

5 赵炜;;基于西方文献对集体协商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05期

6 乔健;;中国特色的三方协调机制:走向三方协商与社会对话的第一步[J];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7 崔之元;经济民主的两层含义[J];读书;1997年04期

8 王保树;市场经济与经济民主[J];中国法学;1994年02期

9 蒋一苇;;经济民主论[J];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N];学习时报;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雨磊;;数字下乡:农村精准扶贫中的技术治理[J];社会学研究;2016年06期

2 梁静;;经济法价值与政府社会责任[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3 丁宁;;国企改革中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6年19期

4 徐璐;林瑶;;新法团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多雇主谈判——现状、典型实践及政策启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5 董斐;;对我国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思考[J];法制博览;2016年25期

6 马腾;王显雄;;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劳动伦理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7 王继远;;商事主体公益性目标的实现途径及其立法规制[J];法商研究;2016年04期

8 黄娅琴;;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J];法学论坛;2016年04期

9 吴斌;吴荻菲;;角色、战略与技术——工会在集体协商中的作用研究述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13期

10 董延芳;;不同情境下的农民工维权行动偏好[J];农业技术经济;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延园;;世界视阈下的和谐劳动关系调整机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2 徐现祥;王贤彬;;任命制下的官员经济增长行为[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3 傅穹;;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迷思与规制路径[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1期

4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5 宋晓明;林海权;;发挥司法能动作用 推动金融危机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J];人民司法;2009年19期

6 冯果;袁康;;浅谈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7 吴建南;马亮;;政府绩效与官员晋升研究综述[J];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02期

8 赵万一;朱明月;;伦理责任抑或法律责任——对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的重新审视[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罗豪才;;人民政协与软法之治[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09年01期

10 罗豪才;;公共治理的崛起呼唤软法之治[J];政府法制;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文睿;;政策性文件中“社会协商”概念的探讨——以不同语境下的用法为核心的考察[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马奔;李珍珍;;社会协商中的共同愿景建构——愿景工作坊的内涵、制度及其评价[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01期

3 杨守涛;;政府与社会协商的主体实质性不平等初探——关于固有性及负面影响的规范性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12期

4 刘新禄;曹彩霞;;社会协商机制构建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人民论坛;2014年20期

5 吴碧君;;社会协商是实现基层社会良性运行的有效途径——以成都市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社会协商机制为例[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林尚立;;社会协商与社会建设:以区分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为分析视角[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7 杨兴平;;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积极发展社会协商——学习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J];四川统一战线;2014年01期

8 祝丽生;;制度化视角下基层社会协商治理实证研究——基于夏履程序的分析[J];行政与法;2014年06期

9 傅俊荣;;波兰的社会协商、对话与公决[J];今日苏联东欧;1988年03期

10 王中汝;;利益分配、社会协商与和谐社会[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张莹莹;社会协商:凝聚共识成合力[N];云南政协报;2014年

2 谢立中;完善社会协商制度迫在眉捷[N];中国社会报;2004年

3 邓伟志;运用社会协商为和谐社会服务[N];人民政协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潘革平;比利时:社会协商保障员工权益[N];经济参考报;2007年

5 潘革平;比利时通过社会协商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N];中国社会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怡;当代中国社会协商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22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922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d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