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水下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归属及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17-10-02 02:29

  本文关键词:水下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归属及法律保护


  更多相关文章: 水下文化遗产 所有权 法律保护


【摘要】:随着海洋科技的发展,海底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大多数人的目光聚焦在海洋资源争夺时,承载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与文化的“瑰宝”——水下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盗捞、盗掘。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的义务与责任。近年来水下文化遗产逐步引起关注,与之相关的所有权、管辖权、国际合作等问题也成为了国际、国内法律研究的热点。 水下文化遗产不仅包括沉船、沉物,还涵盖了古迹、人类居住的建筑群、遗址等,是前人留给我们以及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有着巨大的历史、文化、艺术、考古价值。水下文化遗产不是无主物,不是遗失物,也不是人类共同继承的遗产,从法律性质上来看它应属沉没物。沉没物多适用遗失物规则,因而,界定水下文化遗产所有权可借鉴民法学上遗失物的物权理论来构建水下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归属确认制度。 普通法系的打捞法和打捞物法是其处理打捞方与所有权人关系的基础,一般适用于沉船、沉物;对大陆法系国家而言,水下文化遗产往往被视为无主物,而采用先占原则。但是为了避免水下文化遗产被打捞破坏,世界各国纷纷进行立法或修法以实现对水下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例如,英国、美国将水下文化遗产排除在商业打捞的范围;法国将水下文化遗产称为“海洋文化财产”,其所有权一般归属国家,公民有发现报告的义务,不允许对其进行商业打捞。德国、瑞典、希腊等国也有类似的规定。 2001年《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国际公约,它从“全人类利益”出发,界定了水下文化遗产范围,明确了就地保护、禁止商业性开发等原则,创设了以地域管辖为基础的协调管辖机制,并在附件中设定了开发水下文化遗产的标准、鼓励国际合作。公约为世界各国水域的水下文化遗产创设了完整的保护框架,但回避了所有权问题蔚为遗憾。 水下文化遗产可能在一国的内水、群岛水域、领海被发现,也可能在专属经济区、毗连区和大陆架以及国际海底区域、公海被发现,因而水下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将受到“管辖权”的限制。 中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海洋大国,我国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着日益增多的盗捞、盗掘与破坏。完善我国水下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机制,应确立就地保护原则,完善区域保护机制;健全发现报告制度,实现奖惩措施多元化;适当引入私人力量,规范水下文化遗产开发标准;加强国际合作,不断推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进程。
【关键词】:水下文化遗产 所有权 法律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2;D922.1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一、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律属性界定10-16
  • (一) 水下文化遗产的内涵10-12
  • 1. 文化财产10-11
  • 2. 文化遗产11
  • 3. 水下文化遗产11-12
  • (二) 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律属性12-16
  • 1. 无主物说12-13
  • 2. 人类共同继承遗产说13-14
  • 3. 埋藏物说14-15
  • 4. 沉没物说15-16
  • 二、域外法中水下文化遗产所有权归属及法律保护的立法状况16-28
  • (一) 普通法系中水下文化遗产所有权归属及法律保护的立法状况16-19
  • 1. 美国16-18
  • 2. 英国18-19
  • (二) 大陆法系中水下文化遗产所有权归属及法律保护的立法状况19-21
  • 1. 法国19-21
  • 2. 希腊21
  • (三) 区域文件中水下文化遗产所有权归属及法律保护的立法状况21-22
  • 1. 欧洲21-22
  • 2. 《荷兰与澳大利亚关于荷兰古代沉船的协议》22
  • (四) 国际文件中水下文化遗产所有权归属及法律保护的立法状况22-27
  • 1. 《联合国海洋公约》22-24
  • 2. 《国际救助公约》24
  • 3.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24-27
  • (五) 启示27-28
  • 三、我国水下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归属28-34
  • (一) 沉没物的所有权问题与管辖权制度28-29
  • (二) 水下文化遗产位于我国领水时的所有权归属问题29-31
  • 1. 不可辨明物主的水下文化遗产所有权归属30
  • 2. 可辨明物主的水下文化遗产所有权归属30-31
  • (三) 水下文化遗产位于我国联海时的所有权归属问题31-32
  • 1. 不可辨认物主的水下文化遗产所有权归属31
  • 2. 可辨认物主的水下文化遗产所有权归属31-32
  • (四) 水下文化遗产位于国际海底区域及公海时的所有权归属问题32-34
  • 四、我国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34-42
  • (一) 我国水下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立法及司法现状35-37
  • 1. 我国水下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立法现状35-36
  • 2. 我国水下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司法现状36-37
  • (二) 我国水下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7-38
  • 1. 就地保护原则缺失,区域保护不完善37
  • 2. 发现报告时间不明,奖惩力度不足37-38
  • 3. 勘探、发掘标准不规范,盗捞、盗掘严重38
  • (三) 我国水下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完善建议38-42
  • 1. 确立就地保护原则,完善区域保护机制39-40
  • 2. 健全发现报告制度,实现奖惩措施多元化40-41
  • 3. 适当引入私人力量,规范水下文化遗产开发标准41
  • 4.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进程41-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46-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亚娟;张亮;;从“南海一号”事件看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完善[J];法学;2007年01期

2 刘长霞;傅廷中;;南海U形线外源自我国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困境与出路[J];法学杂志;2013年02期

3 邬勇;王秀卫;;南海周边国家水下文化遗产立法研究[J];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04期

4 赵亚娟;;国际法视角下“水下文化遗产”的界定[J];河北法学;2008年01期

5 王君玲;;水下文化遗产的管辖权和所有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01期

6 赵亚娟;;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建议[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赵亚娟;;论两岸保护台湾海峡水下文化遗产之合作机制的构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赵亚娟;;我国有关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完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陈华彬;埋藏物发现的若干问题[J];法学研究;1995年03期

10 赵亚娟;;法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与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957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957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b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