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范成加工圆柱齿轮的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范成加工圆柱齿轮的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国内风力发电、船舶工业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对大模数大直径齿轮的需求量呈持续上升趋势。目前大型齿轮加工均是外齿在滚齿机床上加工,内齿在插齿机床加工以及成形铣齿用指状铣刀在铣齿机床上进行齿形加工。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打破国外技术的封锁,突破国外技术对刀具、机床和软件的限制,解决在没有大型滚齿机、插齿机和铣齿设备,没有大型齿轮滚刀、插齿刀和成形铣刀等专用刀具的情况下,实现采用通用机床和通用刀具进行范成加工大型齿轮齿形。本文研究将为大型齿轮加工提供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得单件小批量大型齿轮加工在无专用齿轮加工设备的情况下成为可能,对于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大型齿轮急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在缺少大型专用滚齿、插齿和铣齿机,没有齿轮滚刀、插齿刀和成形铣刀等专用刀具前提下,使用通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和通用刀具来经济有效地加工大型齿轮。通过对大型圆柱齿轮齿廓成形原理和加工技术的深入研究,建立渐开线齿廓数学建模和刀具模型,然后进行刀路轨迹规划计算,通过后置处理将刀位轨迹文件转换生成NC代码,并对NC代码进行数控加工模拟仿真,最后将得到的正确无误的NC代码导入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进行实际加工来验证新方法的正确有效。由于本文仅做齿轮新加工方法的验证,所以实验加工毛坯选用了模数为4mm,齿数为23的圆柱直齿轮,并将利用此方法加工出来的齿轮与传统滚齿和采用球刀、立铣刀及通用CAD/CAM软件加工的齿轮进行对比,从加工精度、效率等方面证明新方法的优势。通过研究和实验验证最终开发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M软件,利用通用三面刃铣刀和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加工圆柱直齿或斜齿。
【关键词】:大型齿轮 齿形加工 柔性生产方法 通用性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6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4
- 1.1 齿轮齿形加工及其发展8-10
- 1.1.1 齿轮齿形的变化8-9
- 1.1.2 齿轮加工方法的改进9-10
- 1.2 大型齿轮加工技术10-12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2-13
- 1.4 本章小结13-14
- 2 齿轮齿形加工方法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14-34
- 2.1 齿轮齿形加工方法14-21
- 2.1.1 齿形加工运动学分析14
- 2.1.2 成形铣刀加工14-16
- 2.1.3 球头铣刀加工16-17
- 2.1.4 滚齿加工17-20
- 2.1.5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范成加工20-21
- 2.2 齿轮数学模型的建立21-31
- 2.2.1 渐开线及其传动特性21-24
- 2.2.2 直齿圆柱齿轮齿廓数学建模24-28
- 2.2.3 渐开线变位齿轮齿廓坐标方程28-31
- 2.3 刀具数学模型的建立31-32
- 2.4 本章小结32-34
- 3 刀具轨迹规划及其程序实现34-50
- 3.1 坐标系的建立34-36
- 3.2 刀具轨迹规划软件实现36-43
- 3.2.1 三维模型的建立36-38
- 3.2.2 刀具轨迹规划计算38-43
- 3.3 程序后置处理43-48
- 3.4 本章小结48-50
- 4 齿轮齿形数控加工仿真50-60
- 4.1 数控加工仿真技术50-51
- 4.2 齿轮加工虚拟机床仿真步骤51-53
- 4.3 齿轮仿真系统的建立53-57
- 4.4 数控加工仿真过程57-59
- 4.5 本章小结59-60
- 5 齿轮齿形加工验证及对比60-78
- 5.1 加工实验条件介绍60-64
- 5.2 滚刀加工64-66
- 5.3 球刀加工66-68
- 5.3.1 基于HyperMill的加工实现66-68
- 5.3.2 实机加工68
- 5.4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范成法加工68-72
- 5.4.1 加工方法介绍68-69
- 5.4.2 实机加工69-72
- 5.5 加工方法对比72-75
- 5.6 本章小结75-78
- 6 总结与展望78-80
- 6.1 全文总结78
- 6.2 展望78-80
- 致谢80-82
- 参考文献82-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文琮;五面加工还是五轴联动?[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3年06期
2 祁欣;刘明灯;;五轴联动数控技术的加工案例[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9年06期
3 李洪波;;五轴联动加工技术的探讨[J];金属加工(冷加工);2009年21期
4 ;我国企业竞相推出五轴联动机床[J];工具技术;2004年03期
5 ;我国五轴联动机床竞相推出[J];工具技术;2004年06期
6 唐建明,卞进泽;五轴联动的曲面编程与后处理[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4年08期
7 张翊伟;五轴联动机床[J];现代制造;2005年22期
8 高琦;;航发叶片加工用五轴联动机床的发展[J];航空制造技术;2008年S1期
9 刘士玉;;五轴联动车铣中心现状与发展策略[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8年03期
10 ;五轴联动叶片加工中心[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石毅;王玉琨;;五轴联动雕铣技术在复杂快速成型加工和模具加工中的应用研究[A];陕西第二届数控机床及自动化技术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佟璞玮;;发展中的国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A];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赖喜德;王贞凯;;大型轴流式水轮机叶片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曹浩波;马康贤;;五轴联动数控技术在诱导轮的叶片加工中的应用[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5 黄鑫;杨馥涛;石毅;王玉琨;;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的组成、结构与功能[A];2012年陕西省焊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刘兴国;高东强;沈敏德;赵建国;;XK028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研制[A];第五届全国凸轮机构学术会议暨中日凸轮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杨大勇;付伟;任连生;杨立光;崔志成;刘萍;;五轴联动精密电火花加工复杂轨迹控制技术研究[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宋文学;张军前;刘兴良;;UGNX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后处理的开发[A];第五届数控机床与自动化技术专家论坛、第18届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专刊[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建强;天津工大:“五轴联动”培育学生创新能力[N];光明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兰海侠;11台五轴机床落户东汽 机电院攻关进口替代[N];机电商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窦晓竹;四开数控抢占五轴联动技术制高点[N];江苏科技报;2009年
4 肖凡;国内首台五轴联动落地铣镗床研成[N];中国汽车报;2003年
5 伟文;我国五轴联动机床竞相推出[N];中国工业报;2004年
6 本报通讯员 刘登明 魏艳 房磊;创建“五轴联动”文化 培育“德技双馨”人才[N];科技日报;2013年
7 记者 冷翠华;国内首台机械式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下线[N];中国船舶报;2008年
8 周李;40台五轴联动机床将亮相国展[N];中国工业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胡启林;航空工业工艺复杂 所需机床多为五轴联动[N];中国工业报;2008年
10 通讯员 温舜方 本报记者 王宝琳;五轴联动机床三落三起[N];科技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耿聪;数控系统五轴联动轨迹平滑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4年
2 陈为旭;石材复杂型面加工控制及废水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强;烟气轮机叶片五轴联动数控加工过程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2 沙丰永;五轴联动数控加工轨迹误差预测方法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晓伟;通用型五轴联动数控系统软件开发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伏高印;五轴联动叶片无损探伤设备的设计[D];扬州大学;2016年
5 陈萌;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双摆转台的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6 汪鸿浩;基于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范成加工圆柱齿轮的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7 黄邹亚;五轴联动运动控制仿真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8 胡泽华;高性能五轴联动数控关键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9 刘岩;数控五轴联动加工在异型石材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10 韩帅;面向木工雕刻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研发[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02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10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