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标准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03 11:15
本文关键词:基于国家标准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的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超高频RFID 空中接口协议 国家标准 分立器件 数字基带
【摘要】:随着智慧城市和物联网概念的不断普及,作为核心技术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超高频RFID技术,凭借其识别速度更快和识别距离更远等优点,成为当前RFID技术的研究焦点。在超高频RFID技术的不断应用过程中,国内缺少相关的技术标准给予支持,而国际上包括ISO18000-6C在内的标准协议和专利日益完善,这大大制约了国内RFID产业的发展。2013年,我国也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频RFID标准协议《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 本文正是在该超高频RFID国家标准协议的基础上,对超高频RFID读写器基带的设计与实现展开研究。因此,本设计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RFID技术及其研究背景,综述RFID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阐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接着介绍了RFID读写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超高频RFID国家标准协议,通过与其它国际标准的对比,分析其具有的优劣势。 其次,在硬件方面,本设计以分立器件设计方案搭建了超高频RFID读写器数字基带,主要是以ST公司的STM32F207VGT6芯片作为ARM处理器,TI公司的TMS320VC5502芯片作为DSP处理器。ARM处理器主要作为数字基带的控制处理器,负责整个系统的综合性应用,在STM32F207VGT6芯片的硬件资源基础上,完成了Ethernet、USB等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DSP处理器主要作为数字基带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负责系统的数据处理算法,在TMS320VC5502芯片的硬件资源基础上,还包括DAC发送电路和ADC接收电路两大核心部分的设计。 然后,在软件方面,根据国家标准协议的规定,完成ARM处理器上整个读写器系统主程序的设计,实现与上位机的交互通信。而DSP处理器作为读写器基带的数据处理单元,实现国家标准协议,主要包括TPP编码发送单元和FM0译码接收单元两大部分的程序,其中深入研究了国家标准协议中的发送单元(TPP编码),包括升余弦滚降滤波器和CRC校验研究的设计。 最后,通过搭建的整体测试平台,对超高频RFID读写器整个系统进行联合测试,最后得出数据结果,从而验证本设计的正确性。
【关键词】:超高频RFID 空中接口协议 国家标准 分立器件 数字基带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1.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引言10
- 1.2 RFID技术简介10-12
- 1.3 RFID国内外发展现状12-14
- 1.3.1 国外发展现状12-13
- 1.3.2 国内发展现状13-14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14-16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14
-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14-16
- 第2章 RFID读写器系统及其标准协议16-24
- 2.1 RFID读写器系统组成以及原理16-18
- 2.1.1 RFID读写器系统组成16-17
- 2.1.2 RFID读写器系统工作原理17-18
- 2.2 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组成与功能18-20
- 2.3 国内外RFID标准协议20-21
- 2.4 国家标准协议的对比与分析21-23
- 2.4.1 国家标准协议概述21
- 2.4.2 标准间的参数对比21-23
- 2.4.3 标签存储区结构分析23
- 2.5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UHF RFID读写器基带的硬件设计24-37
- 3.1 总体设计方案24-25
- 3.2 ARM处理器系统电路25-31
- 3.2.1 ARM处理器26-28
- 3.2.2 Ethernet接口设计28-29
- 3.2.3 USB接口设计29-30
- 3.2.4 复位电路设计30-31
- 3.3 DSP处理器系统电路31-36
- 3.3.1 DSP处理器31-32
- 3.3.2 D/A发送单元32-34
- 3.3.3 A/D接收单元34-36
- 3.4 本章小结36-37
- 第4章 UHF RFID读写器基带的软件设计37-53
- 4.1 主程序软件设计37-38
- 4.2 发送单元编码设计与实现38-46
- 4.2.1 TPP编码方式38-40
- 4.2.2 脉冲成形滤波器40-42
- 4.2.3 循环冗余校验码实现42-45
- 4.2.4 编码及发送实现45-46
- 4.3 接收单元解码设计与实现46-49
- 4.3.1 FM0 编码方式46-48
- 4.3.2 FM0 解码实现48-49
- 4.4 上位机通信单元49-52
- 4.4.1 接口通信协议49-51
- 4.4.2 上位机界面51-52
- 4.5 本章小结52-53
- 第5章 基带性能的测试结果与分析53-58
- 5.1 测试平台搭建53-55
- 5.1.1 读写器主体部分53-54
- 5.1.2 整体测试环境54-55
- 5.2 测试结果与分析55-57
- 5.2.1 测试方法55
- 5.2.2 结果分析55-57
- 5.3 本章小结57-58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58-60
- 6.1 论文总结58
- 6.2 研究展望58-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5
- 附录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学毅;吕宁;王昌明;;RFID系统的Matlab/Simulink建模及特性分析[J];电讯技术;2006年05期
2 宋鑫;郭勇;谢兴红;;RMII模式以太网PHY芯片DP83848C的应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0年08期
3 杜江;;自主知识产权RFID标准系列报道(二) UHF RFID空口技术自主创新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9年11期
4 赖焰根;郭继昌;王书娟;;基于McBSP实现TMS320C6000系列DSPs的音频编解码[J];电子测量技术;2006年04期
5 吕晓明;段发阶;贾建禄;何梓宾;;TMS320VC55X系列DSP的FLASH引导方法[J];电子产品世界;2007年07期
6 廖家平;徐术坤;;循环冗余校验CRC在文件保护中的研究[J];计算机安全;2006年05期
7 严城;;基带脉冲成形数字滤波器的MATLAB设计与DSP上的实现[J];电子科技;2006年09期
8 张晓鹏,朱云龙,罗海波;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读写器设计[J];电子器件;2005年03期
9 毛六平,罗文钦,汪鲁才;多功能μP监控芯片IMP706及其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0年12期
10 赵斌;张红雨;;RFID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电子设计工程;2010年10期
本文编号:1135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135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