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公法化宜慎行
本文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公法化宜慎行
【摘要】:知识产权法公法化是知识产权法中公法规范类型化扩充的过程,本质上是公权力进一步介入知识产权之创设、保护与限制等方面。该演化趋势根源于知识产权法的"立法弹性"而直接为各国的公共利益需求所催生。但由于"政府失灵"无法避免,知识产权法公法化趋势也可能引发政府过度干预的弊端,因而对待这一趋势应当慎之又慎,宜完善现行立法规制政府对知识产权领域的介入,具体可从"过程中"与"程度上"两方面把握公法化的应然规限,以在实践中切实防范知识产权权利限制性法律规范的泛滥而构成对私权的侵害。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分类号】:D923.4
【正文快照】: 自近代由封建特权嬗变为资本主义财产权以来,知识产权始终以私权形式存在,知识产权法亦属私法,但知识产权法具有多元功能而非仅为保护私权而存在。跨入知识经济时代,公权力日益广泛介入知识产权领域,致使世界各国呈现知识产权法公法化的趋势。有鉴于此,有必要厘清这一趋势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海龙;董倚铭;;知识产权公权化理论的解读和反思[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金海军;;知识产权的界线划在哪里——《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再读记[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12期
3 吴汉东;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与中国的应对方略[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4 张富强;;国际金融危机下现代责任政府的构建[J];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5 张维胜;;延伸著作权集体管理的规定应当取消——音乐人对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若干意见[J];编辑之友;2012年10期
6 李萍;;应对中美贸易中知识产权壁垒的策略[J];经济纵横;2011年10期
7 吴汉东;关于知识产权私权属性的再认识——兼评“知识产权公权化”理论[J];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8 王先林;若干国家和地区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控制[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曲三强;张洪波;;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研究[J];政法论丛;2011年03期
10 田喜清;;私法公法化问题研究[J];政治与法律;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苏全有;;论清末舆论放大现象的成因[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5 巫肇胜;;听证制度:一个妥协视角的公正命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苑世芬,任向东;竞争法如何对待知识产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7 王兆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严一云;刘晓光;;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10 肖晴;杨超;;苏北新农村公共空间现状评价研究——以江苏铜山县大彭镇程庄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虞崇胜;王洪树;;论政府在公共理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5 陶庆;;旋转的“认同环”:“福街商会”的象征与仪式[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时红秀;;从细节中窥见历史,在真实中发现理论——对《打工者社会空间的生产——番禺打工者文化服务部的个案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7 师曾志;;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8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刘晓慰;;谁的声音更响亮?——析经济权力旨趣规范下的大众传媒[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10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凌艳;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W気
本文编号:1140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140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