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创新下跨国公司开放专利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17:20
本文关键词:开放式创新下跨国公司开放专利策略研究
【摘要】:作为一家企业,其经营的根本目标就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企业作出的任何战略布局以及具体实施的策略首先都要为这一目标服务,即使是企业的创新管理也不例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边界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企业边界,企业自主产生或者是从外部获取的知识大大增加,而能否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企业价值也正考验着各家企业。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接受开放式创新这一思想,创新的规则也随之而改变,过分地依赖专利系统来刺激创新的时代也将不复存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不再仅仅取决于其拥有多少专利,而在于其有多少专利得到有效利用,即有多少专利在产品中得到应用。近年来,国外有不少知名跨国公司先后作出了开放专利的大胆举动,而采取类似做法的国内企业却寥寥无几,这暗示着大型跨国公司的专利战略思想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本研究对于在开放式创新下跨国公司实施开放专利策略的动机,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出了跨国公司实施开放专利策略的主要模式,并从效用论的角度对其模式的选择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还选用了案例进行验证,这对于正在了解与学习跨国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的我国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概述了在开放式创新理念下跨国公司采取开放专利策略的背景,并提出本研究的意义,还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定义的界定及范围的确定。然后基于对关于跨国公司开放专利策略的中外文献回顾,叙述了开放专利策略的定义以及不保留专利权与保留专利权这两种开放专利的主要方式,从开放专利策略动机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归纳出该策略的经济、技术发展、社会效应这三大动机。紧接着总结出的这三大动机,从创新的收益—成本、行业发展所处的阶段与规模经济的关系、专利技术标准之争这三个角度论证了开放专利策略的必要性,又从法律政策、专利生命周期管理理论这两个角度论证了开放专利策略的可行性。接下来完整地叙述了开放专利策略的三种具体模式,即捐赠非核心专利模式、免费许可非核心专利模式以及免费许可核心专利模式,同时在用效用论对开放专利策略的模式选择的定量分析中得出一个重要发现,即开放的专利数量要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才能让企业从这一策略中获得收益,提升企业价值,这就意味着并不是开放的专利越多越好,甚至当企业不开放专利比开放专利获得的效用要大的情况下企业就不应该实施开放专利策略。再然后选用了特斯拉以及丰田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业开放专利的案例来验证上述的研究,并再次强调本研究是针对研发能力较为强大的跨国公司,我国企业不能盲目效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该学习的是国外的跨国公司灵活多变,与时俱进的专利战略。最后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深化研究的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大明;杜晓君;宋宝全;罗猷韬;;专利丛林问题研究——产生与发展、经济影响及度量[J];产业经济评论;2012年01期
2 王柯;;开放创新下的企业专利战略[J];法制与社会;2009年36期
3 顾珂舟;;借力打造大蛋糕——IBM由开放专利走向技术创新的专利战略[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5年12期
4 马坤;;特斯拉开放技术专利 电动车产业链受益[J];股市动态分析;2014年23期
5 余翔;詹爱岚;;基于专利开放的IBM专利战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10期
6 谷利;;特斯拉“大公无私”开放专利的背后[J];今日科技;2014年06期
7 相丽玲;王续;武翔宇;;国内外跨国公司专利战略的案例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08期
8 郭永辉;;航空制造企业合作创新的知识产权共享策略博弈分析[J];情报杂志;2012年01期
9 丁德明;缪荣;;跨国公司专利战略新动向[J];企业管理;2007年05期
10 缪荣;;专利较量“战国策”——从IBM“引狼入室”说起[J];首席财务官;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 刘晓春;[N];中国贸易报;2014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靳书阳;[N];证券时报;2014年
,本文编号:1226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22679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