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法定赔偿制度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环境侵权法定赔偿制度的思考 出处:《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传统的侵权赔偿必须建立在受侵害人的实际损失额上,但环境侵权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广泛性、潜伏性、技术性等特点,往往使受侵害方难以通过举证证明自己的具体损失,致使诉讼无法顺利进行。环境侵权赔偿额的确定可以借鉴知识产权法中的法定赔偿制度,避免因为具体损失额难以确定使案件陷入僵局。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tort compensation must be established on the victims' actual losses, but the environmental tort has the uncertainty, complexity, diversity, latent, technical features, often make the aggrieved party is difficult to prove that their loss through concrete, resulting in the proceedings can not be carried out smoothly. The environmental tort compensation can be determined from the legal compensation syst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to avoid losses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cases of deadlock.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发生了多起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2005年,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松花江自吉林市以下,受到苯、苯胺和硝基苯等超标污染直接威胁的相关水域绵延千余公里,沿途除哈尔滨、松原等大中城市,还有几十个乡镇,数百个村庄,仅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红霄;环境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实证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发,宋世俊;著作人身权转让质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胡瑾;我国精神损失赔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李青;;家政服务机构责任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乔刚;;我国森林资源利益公平分享法律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5 孙志国;陈志;刘成武;韩冰华;钟儒刚;;安徽省道地药材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6 刘晓军,贾建平;共有商标权的法律思考[J];中华商标;2003年04期
7 侯淑雯;商标权利属性的法理辨析[J];中华商标;2004年09期
8 吕昊;;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抗辩制度[J];中华商标;2006年09期
9 郭之祥;;商标的垄断性质[J];中华商标;2008年10期
10 张相羽;;第三次修“法”能否为“商标权”正名?[J];中华商标;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善旭;;法治奥运助推世界体育的和谐发展[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刘芳;杨海霞;;比较法视角下中国的生态损害责任——从国外的生态损害补偿谈起[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3 王广涛;;对环境行政合同制度的再思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吴勇;王霞;;环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房燕;;我国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姜双林;王宝臻;;对水权性质和特征的几点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林纯青;;论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性质[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毛涛;;我国水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钱水苗;范莉;;钱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想[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燕;;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浅析——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鸿;民间文艺特别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立法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周衍平;农业技术产权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6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明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耿利航;法律移植与管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薄燕娜;股东出资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司坡森;论国家补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俊珍;风化型土质金矿尾矿植被恢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云文;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茂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中义务主体的作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佳俊;重复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韩鑫;税收民事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对高耗水行业将实行惩罚性水价[J];涟钢科技与管理;2007年06期
2 黄振中;预防性法律机制是降低诉讼成本的最佳选择[J];中国石化;1998年11期
3 俞铖;;反垄断法损害赔偿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4 唐继琼;;关于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价值目标的经济学分析[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5 李明君;;别赢了官司输了钱[J];家庭科技;2008年01期
6 安琪;;固铂公司在华销售额增长40%[J];橡胶科技市场;2009年22期
7 ;山东对19家超能耗标准造纸等企业实施惩罚性电价[J];福建纸业信息;2010年19期
8 张哲;廖飞云;;海事责任认定行为的可诉性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07期
9 陈曦;;碳关税:一场政治博弈[J];装备制造;2010年Z1期
10 孙瑞灼;;环境公益诉讼“救济基金”值得期待[J];环境保护;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涛;;基于当事人视角的法院解释保险合同的准确性与诉讼成本权衡[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2 胡佳;丛中笑;;“双倍赔偿”制度之我见[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3 陈建平;;浅议《消法》第49条关于“惩罚性赔偿”的意义和可操作性[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4 宋学军;翁建敏;;关于完善我国消费者索赔权的几点建议[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5 姜升旭;;浅谈中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及法医人员前景[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余大龙;罗俊;管俊;;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的弊端与改革[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纪林芹;张文新;;父母惩罚及其与青少年的自尊、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周建涛;博科;;基于法律经济学视角的保险公司诉讼理性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明;;法律应当设立和鼓励惩罚性损害赔偿[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10 王勇伟;黄浴华;;论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王振华;美对加木材征收惩罚性关税[N];人民日报;2002年
2 记者 刘丽娜 刘洪;奥巴马宣布对我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袁睿适;广西山西对高耗能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N];中国工业报;2010年
4 胡东;欧盟计划大幅削减对中国产玻璃纤维所征惩罚性关税[N];中国建材报;2011年
5 李有权;国家将对能耗超标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N];消费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何鹏;法律专家:用“惩罚性”赔偿破除价格同盟[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两高一资”企业将被执行惩罚性税收[N];财会信报;2007年
8 连河;欧盟对中国产品征惩罚性关税[N];现代物流报;2008年
9 闻亚梅;刑罚具有惩罚性与谴责性双重价值[N];检察日报;2004年
10 记者 姚晨奕 通讯员 钟斌 严慧;章贡便民诉讼网络反应迅速[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启莉;我国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黎薇;生物技术企业专利诉讼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毛建平;起诉裁量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胡学勤;公共收费论[D];厦门大学;2000年
5 凌永兴;民事司法改革中的诉讼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廖斌;监禁刑现代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莉;惩罚性损害赔偿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王雨轮;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阎军;论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顾占雷;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余冠鹏;当事人诉讼成本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柳春;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7 寿厉冰;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8 佘俊臣;论惩罚性法律责任的合理性[D];苏州大学;2002年
9 丑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国淑霞;论惩罚性赔偿制度[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70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370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