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共识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共识与思考 出处:《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理论与实践 法学体系 法治道路 发展道路 思考 国际法治 研讨会 法治理念
【摘要】:2009年8月7-9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2009年度工作会议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吉林市召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与执政体制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构与发展、法律制度的中国特色与世界共性、中国知识产权法发展的基本经验、中国特色证据法学体系的构建、中国参与国际立法和司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虽然不同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和经验的概括或分析有所不同,但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无论是就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整体而言,还是就具体的法律领域而言,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本刊这一期所载的十八篇文章是本次研讨会的主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On August 7 - 9 , 2009 , the academic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eminar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re held in Jilin City .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谢谢各位前辈和专家!我非常荣幸参加这次会议。由于我的专业限制,我所做的学术总结肯定有不全面、不准确的地方,请大家原谅。我想从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一是讨论后形成的共识;第二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一、讨论后形成的共识从总体上讲,我们的讨论既有宏观层面的,又有微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克诚;;唯物史观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2 ;《法学季刊》一九八五年第一至四期总目录[J];现代法学;1985年04期
3 李一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针--纪念“双百”方针发表三十周年[J];科学社会主义;1986年05期
4 董建中,王宜民;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J];科学社会主义;1987年05期
5 何凌;实现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科学社会主义;1987年07期
6 ;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在桂林举行[J];科学社会主义;1987年11期
7 刘德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特征[J];科学社会主义;1987年11期
8 杜玉亭;;云南多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的跳跃性[J];科学经济社会;1987年06期
9 南俊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过渡型历史阶段[J];社会主义研究;1988年02期
10 周维生;试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阎志民;;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2 ;主编简介[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徐人仲;;新闻摄影的科学与艺术[A];第四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1996年
4 敖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论纲[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5 正洪;文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理论的新发展[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1999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肖枫;;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的形成及其跨世纪的特点[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黄志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浅析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0年会议论文[C];2000年
8 姜剑云;;认清人治的本质,克服人治的影响[A];法治与德治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韦启福;;论出版选题资源的保护[A];论责任编辑的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C];2000年
10 王廷兴;;文以载德与以德治国[A];湖北省以德治国与群众文化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保平(作者系兰州商学院院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未来[N];甘肃日报;2001年
2 韦守德(作者贺州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实施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N];广西日报;2001年
3 许志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N];解放军报;2001年
4 何妍;民办教育立法中的权利问题[N];科学时报;2001年
5 省委党校教授 王建华;法治建设的本质要求[N];四川日报;2001年
6 毕武江;实现法治和德治的并举[N];新疆日报(汉);2001年
7 河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赵金山、王彦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N];光明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徐可、张传亚、戴自更、王光荣;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N];光明日报;2002年
9 王风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N];光明日报;2002年
10 理 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特征[N];经济参考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纪伟昕;江泽民党建理论创新的总体思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宋萌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分析与现实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于建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金才;“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魏靖;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吴贺喜;试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D];郑州大学;2000年
4 刘晓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马黎兵;国企改革最终目标探讨[D];河海大学;2001年
6 张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历史进程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王正中;中国人的现代化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潘t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安徽大学;2002年
9 黄朝晖;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10 刘军;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用制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94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39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