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法视野下创新和竞争行为调整的体系化思考

发布时间:2018-01-07 23:06

  本文关键词:竞争法视野下创新和竞争行为调整的体系化思考 出处:《法商研究》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竞争行为 创新成果 知识产权法 竞争法 体系化


【摘要】:市场竞争行为内含了模仿和创新两个冲突的要素,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均具有界定模仿边界、保护创新成果的作用,因而都是调整竞争行为的法律规范。知识产权法通过对创新成果赋权来保护创新行为,进而保护正当的竞争行为;竞争法通过保护正当竞争和鼓励自由竞争以促进和保护创新。知识产权法和竞争法虽然属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法律,但有着共同的目标——保护创新、促进竞争。因此,知识产权法应被纳入竞争法体系中加以理解和应用。我国在重视知识产权制度应用的同时,还应当重视竞争对创新的作用,形成统一的竞争政策,以统领和协调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协同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功能,同时更好地平衡创新与模仿、竞争与垄断、私人权益与社会公益的关系,形成我国促进和规范创新的制度和文化。
[Abstract]:The market competition includes elements of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two conflict, competition law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has defined imitation boundary, the protection of innovation, which is to regulate competi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by weighting to protect innovation behavior of innovatio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competitive behaviors; competition by the method of protecting fair competition and encourage free competition to promote and protect innov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nd competition law belong to different types, the different nature of the law, but there is a common goal to protect innovation and promote competition. Therefo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of competition law in our country.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s of competition on innovat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unified competition policy, to guide and coordinate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nd competition law coordination incentive And the functions of protecting and innovating,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better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imitation, competition and monopoly, private interests and social public welfare, and form the system and culture of promoting and standardizing innov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178)
【分类号】:D922.294
【正文快照】: 市场经济建立在自由竞争的理念和规则的基础上,自由竞争意味着任何主体都可以自由地提供产品或服务(争夺市场)以满足市场(消费者)需求。市场竞争需要一定的秩序,许多法律均具有直接或间接调整市场行为的作用。其中,知识产权法和竞争法1对规范市场竞争行为有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之;论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朱谢群;商标、商誉与知识产权——兼谈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归类[J];当代法学;2003年05期

3 张玲;;论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停止侵权民事责任及其完善[J];法学家;2011年04期

4 冯晓青;;论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在促进有效竞争方面的平衡与协调[J];河北法学;2008年07期

5 杜永波;罗文正;;论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的关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邵建东;;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经营性成果”的条件——对若干起典型案例的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江帆;;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限制[J];现代法学;2007年02期

8 孙颖;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J];政法论坛;2004年06期

9 王先林;;竞争法视野的知识产权问题论纲[J];中国法学;2009年04期

10 吕明瑜;;知识产权垄断呼唤反垄断法制度创新——知识经济视角下的分析[J];中国法学;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行燕舞;论反不正当竞争请求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宋红松;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与法典化[J];中华商标;2003年01期

3 张平;;论知识产权制度的“产业政策原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陈谊;论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模仿行为的规整——兼论“两法”的联系与区别[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李宗辉;;论知识产权法的公法化特点及其限度[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6 董笃笃;;中国《反垄断法》第55条的解释与适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7 齐加将;;论商誉淡化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程南;;经济法本体研究——源于市民社会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运动的经济法调整[J];研究生法学;2010年03期

9 李扬;;商标法中在先权利的知识产权法解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韦之;;知识产权客体的统一称谓之我见[J];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武双;于帮清;;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附加保护[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承秀;中韩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规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元;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徐聪颖;论商标的符号表彰功能[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丁国峰;反垄断法律责任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王东君;数字版权管理的法律限制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刘勇;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及制度创新[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程南;经济法理论的反思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惠从冰;知识产权许可中的竞争法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董桂文;贸易自由化下的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祝宁波;平行进口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园;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认定相关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江天诚;知识产权拒绝许可的反垄断法审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腾;技术标准垄断效应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强;从国外司法实践看我国电视节目模板保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陈思;试论对滥用商业秘密权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D];安徽大学;2010年

6 贺硕怡;专利联盟的反垄断规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庆凯;试论知识产权垄断的法律规制[D];西北大学;2011年

8 侯海军;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中司法疑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沈菁;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士茜;专利交叉许可的反垄断法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先林;关注知识产权滥用问题[J];安徽科技;2004年03期

2 韦之;论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3 王为农;关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几个理论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1997年08期

4 李廉水;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战略优化——兼论江苏面向知识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赵梅生;关于专利侵权救济的国际比较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11期

6 贺敏;专利法中利益平衡的法理学思考[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02期

7 鲁灿;詹锐;;从eBay案看美国专利保护趋势——兼论我国专利“停止侵权”责任方式[J];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09期

8 李澜;;专利侵权诉讼中的永久禁令——以新的视野审视“停止侵害”的民事责任[J];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07期

9 刘春田;司法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补充和整合[J];法律适用;2005年04期

10 吴汉东;试论知识产权的“物上请求权”与侵权赔偿请求权——兼论《知识产权协议》第45条规定之实质精神[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安徽大学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先林;[N];中国工业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岩;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慧;;欧共体竞争法同成员国竞争法关系初探[J];科技成果纵横;2008年01期

2 符启林;周慧;;论竞争法目标的多元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3 历咏,王传辉;论涉外竞争法对国内市场的保护[J];政治与法律;2000年06期

4 ;法国的竞争法[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年06期

5 唐慧敏;从库尔博一案看欧盟竞争法对中国的启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徐士英,邱加化;欧盟环境政策与竞争法的关系探析及启示[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谢晓尧;对西方竞争法的初步评述[J];法学评论;2001年06期

8 王晓晔;欧共体竞争法中的罚款规则[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年03期

9 李文国;我国竞争法立法若干问题的辨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10 李艳;外国竞争法对我国竞争立法的启示[J];理论界;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士英;郏丙贵;;欧盟竞争法的现代化及对我国的启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2 何勤华;任超;;德国竞争法之百年演变——兼谈对中国竞争法之借鉴意义[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经济法的前沿[C];2001年

3 焦海涛;;竞争行为与竞争状态的分野——兼论二者在竞争法中的适用价值[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骆旭旭;;全球治理与国际竞争法的网络模式[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5 徐士英;邱加化;;欧盟环境政策与竞争法的关系探析及启示[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经济法的前沿[C];2001年

6 张荣健;;欧盟产业政策与竞争法的关系探析[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蔡红;;欧共体竞争法执行主体的权力配置研究[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占武;;外资并购与竞争法[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9 吴韬;;竞争法双边合作机制初探[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果海英;;影响欧共体竞争法的因素探析——兼论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启示[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和;泰国加紧修订商业竞争法[N];中国贸易报;2010年

2 北京市广盛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 刘春泉;英特尔何以栽倒在欧盟竞争法前[N];上海证券报;2009年

3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秦元明;欧盟竞争法制度初探[N];人民法院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赵刚;跨端导入第一案的竞争法分析[N];人民法院报;2014年

5 孔博;反垄断法与竞争法[N];经济日报;2000年

6 尚文;芬兰竞争法的修订及内容[N];国际商报;2004年

7 一文;灵活的竞争法[N];中国财经报;2006年

8 谭袁;刍议市场经济竞争文化之内涵[N];国际商报;2010年

9 张忠霞;美国有部“竞争法”,保护的是竞争力[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程然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效率与平衡:金融危机下的欧盟竞争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勇;国际竞争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彭心倩;欧共体竞争法与欧洲一体化[D];暨南大学;2008年

3 白艳;欧美竞争法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谢海霞;论WTO与国际竞争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李剑;反垄断法立法价值的冲突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6 宁立志;知识产权的竞争法限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刘帅贤;发展中国家对跨国投资垄断行为的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加将;竞争法认同的法文化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侯艳;印度竞争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孟哲;竞争法的政策目标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4 沈路;论保护消费者是竞争法的核心目标[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陈军峰;商业秘密的竞争法保护[D];郑州大学;2005年

6 王晨;英国竞争法的实施机制[D];中南大学;2004年

7 林欧;经济转型视野中的爱沙尼亚竞争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毛芳;印度竞争法发展探析[D];湘潭大学;2006年

9 李志强;论竞争法和贸易政策的相互关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10 任志强;欧共体竞争法的国际合作对我国的启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94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394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0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