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在大学文化塑造中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在大学文化塑造中的作用 出处:《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大学是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主体,文化建设对于大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具有竞争力的大学在文化上是朝气蓬勃的,是具有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以文化本身优秀作为基础的,需要利用有效手段形成文化共同体,同时需要保持与其他高校的差异。高校地位以及高校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于大学文化建设都有着影响,优良的校风与学风更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知识产权在这里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区别文化产品的创造和使用,理清创造人和使用人之间的关系,并控制文化产品的使用,同时培养对于知识和知识创造人的正确态度,最终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Abstract]:The university is the main body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University, but also the key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is competitive in culture is full of youthful spirit, has a strong centripetal force and cohesive force. The culture of centripetal force and cohesive force is in itself as the basis of the excellent culture need to form a cultural community, using effective means, also need to maintain the difference with 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statu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ll have an effe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school spirit and style of study excellent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cultu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an play a role here by creating. And the use of different cultural products,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eation and use of the use and control of cultural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to cultivate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The correct attitude of building a man will eventually form a good cultural atmospher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2012研究课题(《法律制度在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核心竞争力发展中的作用》)
【分类号】:D923.4;D922.16;G641
【正文快照】: 随着人们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对教育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入,大学文化建设不但是高校教师、高校管理者所关心的话题,也日渐成为社会公众聚焦的重点。大学是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承的场所,大学应当发挥知识在大学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主动融入知识产权观念,不断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文灵;;作为公法社团的高等学校——兼论高等学校的行政主体资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刘向兵;;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郭霞;;雅典外邦人的社会地位与历史作用[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3 李红梅;许秀珍;;近十年来国内古希腊文化繁荣原因研究述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胡海梅;;美苏民族政策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李安;;略谈中印传统文化之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展的重要成果[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庄乾;朱波;张小敏;;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障碍研究——以公共行政学的视角审视[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王世荣;论文化时代[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9 叶青;文明的冲突与冷和平——对阿以冷和平的个案分析[J];阿拉伯世界;2001年02期
10 刘小彪;全球化下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J];阿拉伯世界;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毛祖开;;浅议功能性限定的解释规则[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3 杨明;;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姚文放;;审美文化学研究的现代视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On the Clash and Coexistence of Human Civilizations[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8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9 王锁劳;;“伊斯兰”概念在国际关系中的曲解[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郑s,
本文编号:1395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395319.html